谈判再生变故!中美第4轮谈判即将开始,但是在谈判前夕,美国又开始节外生枝,将我多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国商务部回应并4个字质问美国,未来或将选择不再和美国进行关税谈判! 今年1月是特朗普第二次走上美国总统的位置,在上任之前特朗普就表示了希望中方参加就任仪式,这似乎也代表着特朗计划跟我国缓和关系。 结果上任后特朗普就再次对我国加征关税,2月加一次不够3月还要再加一次,甚至在4月份又对全世界的国家提出了“对等关税”。 然而只有我国在美国的压力下依旧“硬刚”,就是不妥协还采取了大量的反制措施,没过多久美国率先挺不住了,开始喊话我国进行关税谈判。 但经贸谈判的进程总是伴随着各种波折,中美双方原本要在西班牙马德里开启第四轮经贸磋商,然而就在谈判即将开始的关键时刻,美国又使出了熟悉的手段,给这次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 前三轮谈判每一次都充满了艰难险阻,今年5月第一轮谈判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当时美国对部分中国产品的加征关税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经过艰苦沟通,双方最终达成暂时互撤部分关税的共识,让企业们暂时松了口气。 到了6月的伦敦第二轮谈判气氛更加紧张,尽管双方争论激烈,但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7月在瑞典举行的第三轮谈判更是险些谈崩,最终美方没有签署联合声明,提前结束了谈判。 在第三轮谈判中双方曾达成共识,将24%关税的暂缓执行期延长到11月10日。 这意味着如果第四轮谈判不能取得突破,到11月关税问题就会再次开始影响贸易。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第四轮谈判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所有人都期待能有实质性进展。 然而就在谈判前夕,美国又又开始采取单边行动,美国宣布将多家我国的实体企业纳入了清单,商务部直接用“意欲何为”4个字回应了美国。 其实早在今年4月25日,美国就发布公告更新了未经核实清单,新增了5家中国实体。 这份清单虽然不是通常所说的“实体清单”,但同样属于出口管制措施,被列入的企业在获取美国技术和产品时会面临更多限制。 美方虽然为这些新增实体设置了30天过渡期,但这种随意扩大出口管制的行为,无疑会给中美企业间的正常合作带来阻碍。 美方的这些动作其实有现实压力,9月份正是美国大豆的收割季,而大豆农场主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 近年来由于贸易战的影响,我国已经大幅减少了从美国进口大豆,转而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采购,这让美国豆农面临滞销的困境。 特朗普早在8月初就喊话要求中方增加大豆采购量,甚至希望达到原来的四倍,但中方始终没有回应。 这种经济上的压力,让美方不得不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但美方似乎并没有改变“边谈边施压”的策略,一边希望通过谈判让我国增加农产品采购,另一边又不断出台新的限制措施,这种矛盾的做法很难让谈判取得进展。 美方在谈判前再次采取出口管制措施,无疑给谈判增加了难度,中方已经明确表示,如果美方不能展现诚意,继续采取单边制裁措施,那么关税谈判可能会被叫停。 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经贸关系的稳定不仅关乎两国企业和民众的利益,也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走向。 频繁的贸易摩擦和出口管制措施,只会让双方陷入“双输”的局面。 如果美方继续“边谈边打”的策略,那么中方提出的停止关税谈判的可能性就可能成为现实,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央视新闻2025-09-13——商务部就美将我多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事答记者问
中美谈判之后,贝森特出来讲话了!美国财长贝森特坦言,中国提出了非常激进的想法!9
【25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