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统、不独、不武”,这句骗了台湾人几十年的咒语,刚刚被赵少康,亲口翻译成了大白话。 “不统、不独、不武”这话,不少人的耳朵里都快听出茧子了吧?几十年下来,国民党拿着这六个字当挡箭牌,逢人就说这是“维持两岸安稳”的好法子,甚至还把“九二共识”挂在嘴边当幌子,好像他们多为两岸同胞着想似的。 结果前阵子赵少康一开口,直接把这层遮羞布撕了个干净——说白了,这哪是什么安稳策,根本就是国民党藏了几十年的“赚钱经”,满脑子只想着从大陆捞好处,至于统一这事儿,能拖一天是一天,压根没真往心里去。 你看过去这些年,国民党不管是在台执政,还是退到在野,从来没断过跟大陆搞经贸的念头。台湾的莲雾、释迦要卖进大陆,他们跑前跑后要政策;台商想在大陆开工厂、做买卖,他们又赶紧凑过来搭线,就盼着能从两岸交流里分一杯羹。 大陆这边呢,一直敞着门,甚至专门给了不少优惠,比如早期的ECFA,后来的农产品快速通关,就是想借着这些实在的好处,让两岸同胞走得近一点,慢慢往统一的方向靠。 可国民党倒好,拿着大陆给的便利赚得盆满钵满,转身就变了脸。台商赚了钱捐给国民党当选举经费,他们拿着这些钱去拉选票,嘴上还不停喊着“维持现状”,谁要是敢提“统一”,要么赶紧岔开话题,要么就说“时机还没到”,甚至还暗戳戳防着大陆,怕跟“统”字沾上边丢了中间选民的票。 其实,他们的“不统”哪是什么“时机没到”,根本就是打心底里不想统。一旦真统一了,国民党那些在台湾的“小圈子”权力就没了,再也不能靠着“两岸中间人”的身份拿捏好处。 要是两岸变成一家人,政策、市场都打通了,哪还有他们什么“特殊地位”?到时候不用再靠“维持现状”混日子,就得真刀真枪跟其他党派比治理能力,他们哪有这个底气? 所以才死死抱着“不统”不放,把“维持现状”当挡箭牌,一边享受着大陆的市场红利,一边又刻意跟大陆保持距离,生怕真的“融”进来,丢了自己的既得利益。 至于“不独”,更不是他们真心反对“台独”。你看民进党喊着“抗中保台”搞“台独”的时候,国民党有时候还跟着凑几句热闹,说什么“台湾利益优先”,根本没真站出来跟“台独”硬刚。 他们怕的从来不是“台独”破坏国家主权,而是怕真搞“独”了,大陆按反分裂国家法出手,到时候经贸通道断了,钱赚不成了,甚至还会引火烧身。 所以“不独”就是个护身符,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财路和权力,要是“台独”没那么大风险,说不定他们早就跟民进党穿一条裤子了。之前有国民党政客私下说“台独可以谈,但不能急”,这话一漏出来,就把他们的小心思全暴露了——“不独”只是暂时的,只要不影响赚钱,他们根本不在乎“独”不“独”。 还有“不武”,听着好像是怕打仗害了老百姓,其实根本是怕打仗断了他们的好日子。一旦两岸有紧张局势,比如民进党搞“台独”挑衅,大陆开展军事演习,国民党第一个跳出来喊“大陆不要激化矛盾”,说“军事演习影响两岸经贸”,却绝口不提是谁先挑的事。 在他们眼里,打仗最可怕的不是老百姓受苦,是自己的利益受损——台商的工厂停了,农产品卖不出去了,他们的选举经费就少了,手里的权力也保不住了。 所以“不武”根本不是为了和平,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只要能安安稳稳捞钱,哪怕“台独”势力在旁边蹦跶,他们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说马英九那时候吧,嘴上天天喊“九二共识”,签了ECFA让台湾的电子产品、农产品卖得风生水起,台湾经济靠大陆市场撑了不少年。可真要谈统一的具体步骤,比如两岸政治协商、军事互信机制,他就开始打太极,说“留给下一代解决”。 这不是明摆着拖延吗?下一代又下一代,什么时候是个头?说白了,就是只想赚当下的钱,不想承担统一的责任,把难题丢给后人,自己落个“安稳执政”的名声。 反观大陆这边,一直是真心实意想让两岸好。给台湾同胞发居住证,让他们在大陆能看病、上学、买房,跟大陆人一样方便;疫情的时候,知道台湾缺疫苗,马上协调捐赠;就连台湾的水果遇到滞销,大陆也立刻开辟绿色通道帮忙卖。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善意,就是想让台湾同胞感受到一家人的温暖,可国民党却把这些当成理所当然,甚至还反过来抹黑大陆,说大陆“搞统战”,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赵少康这次把话说透,其实就是让台湾人看清真相——国民党几十年的“不统、不独、不武”,就是个骗了人的咒语。他们把台湾民众当傻子,以为靠着这六个字就能一直捞好处,却从来没想过台湾的未来。 台湾要是一直被这种“拖延术”耗着,只会越来越被动,经济上越来越依赖大陆,政治上却又不敢往前走,最后吃亏的还是台湾老百姓。真为两岸好,就该放下那点私利,真心实意推动统一,而不是像国民党这样,一边赚大陆的钱,一边又躲着统一,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早晚得被戳穿,再也骗不了人。
“不统、不独、不武”,这句骗了台湾人几十年的咒语,刚刚被赵少康,亲口翻译成了大白
墨香染时光
2025-09-15 12:01:35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