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向以色列扔出了几百枚导弹,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都盯在了中东。结果表明,以色列虽

万事浮华 2025-09-15 11:37:39

伊朗向以色列扔出了几百枚导弹,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都盯在了中东。结果表明,以色列虽然没能完全拦住这一波攻击,特拉维夫还是被炸了,但最终伊朗却发现自己依旧是单打独斗,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伸出援手。 类似的不只是发生在伊朗身上,以色列和加沙地区交火,外界的援手只是停留在口头,联合国或者阿拉伯国家开一些会议,发个声明,真到关键的时候却没人敢真的上手。 以色列打黎巴嫩,真主党偶尔射几枚火箭弹,但黎巴嫩民众自己手头都紧,一个国家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怎么有余力支持别人打仗? 中东这地方的矛盾,早就不只是国家之间的事了,伊朗为啥喊不到帮手?看看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就知道,他们大多信的是伊斯兰教的逊尼派,而伊朗是什叶派的老大,这两派从一千多年前就没怎么消停过。 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心里其实更提防伊朗这个“什叶派带头大哥”,就算嘴上骂以色列,真要让他们帮伊朗,那是万万不肯的。 更别说伊朗人总说自己是波斯人的后代,跟阿拉伯人从文化上就不是一路人,人家阿拉伯国家怎么可能真心帮他?这种宗教和民族上的隔阂,就像一道看不见的墙,把伊朗和其他中东国家隔开了。 再说说那些阿拉伯国家,他们对巴勒斯坦的同情是真的,但要说豁出去帮加沙打仗,谁都得掂量掂量。 沙特这些年偷偷跟以色列越走越近,心里打的是发展经济、制衡伊朗的算盘,哪能因为巴勒斯坦把自己搭进去? 埃及虽然跟加沙接壤,但早就跟以色列签了和平协议,真要开放边境支援哈马斯,等于把自己卷进战争,这种傻事谁会做? 联合国倒是天天开会,可美国在安理会一次次投反对票,不让停火决议通过,光靠喊口号有啥用? 去年到现在,加沙都死了四万多人了,美国还在给以色列送武器,这种时候,哪个小国敢跟美国对着干? 黎巴嫩的情况更让人揪心,这个国家曾经多风光,贝鲁特被称为“中东小巴黎”,可现在呢?1美元能换89000黎巴嫩镑,食品价格比几年前涨了65倍。 老百姓在废墟里捡点废铜烂铁换口吃的,连人道主义组织发的食品包都供不应求,这种时候让他们支持真主党打仗?简直是强人所难。 更要命的是,黎巴嫩国内基督教、什叶派、逊尼派各有各的山头,总统、议长、总理还得按教派分配,只要有一派不同意,啥正经事也办不成。 真主党虽然能打,但背后全靠伊朗支持,可伊朗自己也被美国制裁得经济困难,能给的帮助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跟以色列长期对抗? 这里面还有个看不见的因素,就是舆论的偏向,西方那些大媒体,像CNN这样的,报道巴以冲突时明显偏向以色列,他们高层下令,报道加沙的伤亡时必须说是“哈马斯控制的卫生部门”发布的数据,暗示不可靠;提到以色列的行动,就说是“哈马斯先发动袭击”导致的。 这种报道方式天天在全世界播,慢慢就把人心带偏了,好像巴勒斯坦人死了是活该,以色列炸医院、杀平民都有理由,这种舆论环境下,就算有些国家想帮巴勒斯坦说话,也得考虑国际压力,不敢轻举妄动。 说到底,还是经济利益在作怪,中东国家大多靠卖石油过日子,油价一波动,国内经济就跟着难受。 沙特、阿联酋这些富一点的国家,更关心怎么保住石油美元,怎么吸引投资搞建设,哪敢随便卷入战争影响生意? 黎巴嫩就是前车之鉴,打了十五年内战,又遭港口爆炸,经济彻底垮了,现在想重建都难上加难。 谁都明白,打仗容易,打完之后的烂摊子没人愿意收拾,美国更精,一边卖武器给以色列赚大钱,一边控制中东的石油,哪会真心希望这里和平? 最可怜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加沙的父母看着孩子在轰炸中死去,黎巴嫩的父亲靠捡废品给家人买面包,伊朗的年轻人也不想天天过着被制裁的苦日子。 他们盼着和平,可那些坐在会议室里的大人物们,要么想着宗教派系的权力,要么盯着石油和美元,要么盘算着大国之间的博弈,很少有人真正为老百姓的死活着想。 联合国的决议成了废纸,阿拉伯国家的声明说了就忘,伊朗的导弹再厉害,也炸不开这层层叠叠的利益网。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靠打仗解决不了问题,伊朗扔几百枚导弹,换不来盟友的支持;以色列炸得再狠,也消不了巴勒斯坦人的恨;阿拉伯国家光喊口号,更救不了加沙的老百姓。 中东要想有真正的和平,得先放下那些宗教和民族的恩怨,别再让老百姓为教派斗争买单;得发展经济,让大家都能吃上饭、过上安稳日子,谁愿意提着脑袋打仗?更得让那些大国别再这儿拱火,停止卖武器,少搞点制裁,多做点实事。 说到底,这世上最宝贵的就是人的生命,不管是以色列人还是巴勒斯坦人,伊朗人还是阿拉伯人,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想好好活着。 那些导弹和炸弹炸碎的不只是房子,更是普通人对和平的希望,真希望有一天,中东的孩子们能在阳光下玩耍,而不是在防空洞里发抖;大人们能安心赚钱养家,而不是在废墟里捡废品。

0 阅读:516

猜你喜欢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