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上游产业链个股梳理:
(一)覆铜板是PCB的核心原材料,约占PCB材料成本的40%,主要由铜箔、树脂和玻璃纤维布构成。
1、覆铜板:金安国纪、生益科技、宏昌电子等。
2、铜箔:铜冠铜箔、德福科技、诺德股份、嘉元科技等。
3、玻璃纤维布:宏和科技、国际复材、山东玻纤、长海股份等。
4、合成树脂:圣泉集团、宏昌电子、东材科技等。
(二)半固化片是PCB制造的重要中间材料,约占PCB成本的13.8%。
1、半固化片:超声电子、光华科技等。
(三)油墨用于PCB线路图形制作和保护,约占PCB成本的1.23%。
1、PCB油墨:容大感光、广信材料、湖北宜化等。
(四)干膜是PCB图形转移的核心材料。
1、PCB干膜:初源新材、福斯特等。
(五)PCB刻蚀液:光华科技等。
二、PCB中游产业链:
(一)高端通信板领域:
1、沪电股份:5G基站用高频高速PCB龙头,深度绑定华为、中兴等设备商,2025年Q1营收增长28.7%。
2、深南电路:服务器用高速多层板领先企业,英伟达AI服务器PCB核心供应商,16层以上板占比超60%。
3、生益电子:聚焦射频/微波PCB,5G基站用PCB市占率约25%,毫米波雷达板通过车规认证。
(二)消费电子板领域:
1、鹏鼎控股:全球最大柔性PCB厂商,苹果Apple Watch Ultra 2独家供应商。
2、东山精密:MIM/FPC一体化解决方案商,折叠屏手机转轴用FPC独家供应三星。
3、景旺电子:硬板+软板+金属基板全布局,VR设备用PCB通过Meta认证。
(三)汽车电子板领域:
1、世运电路:特斯拉Model 3/Y用PCB核心供应商,单车价值量达1200元。
2、依顿电子:车载高频雷达板通过博世、大陆认证,2025年新增产能50万㎡/年。
3、中京电子:BMS用PCB国内市占率35%,配套比亚迪刀片电池系统。
(四)IC载板领域:
1、兴森科技:FC-BGA基板国内唯一量产企业,2025年Q2良率提升至85%。
2、深南电路:ABF载板产能持续爬坡,目标2025年底达2万㎡/月。
三、PCB下游产业链:
(一) 通信设备领域:
基站PCB:沪电股份(华为)、生益电子(中兴)等。
光模块PCB:奥士康、中际旭创、金安国纪、新易盛等。
(二)计算机与服务器领域:
AI服务器PCB:深南电路(英伟达)、胜宏科技(浪潮)等。
存储模组PCB:协和电子等。
(三) 汽车电子领域:
智能驾驶PCB:世运电路(特斯拉)、博敏电子(小鹏)等。
电驱系统PCB:崇达技术(蔚来)等。
(四)消费电子领域:
折叠屏PCB:鹏鼎控股(三星)、弘信电子(华为)等。
AR/VR PCB:明阳电路(Meta)等。
(五)工业与医疗领域:
工业控制PCB:科翔股份(西门子)等。
医疗设备PCB:四会富仕(GE医疗)等。
四、产业链协同发展代表案例:
1、沪电股份+生益科技:高频覆铜板与高速PCB联合开发,实现5G基站用PCB国产替代。
2、深南电路+兴森科技:共建先进封装技术联盟,推进FC-BGA载板技术突破。
3、鹏鼎控股+立讯精密:FPC与模组组装深度协同,提升苹果供应链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