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中,全世界人认为是美国重要还是中国重要?正如2023年沙特王储所说,中国崩溃了,全世界都得倒下!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这个秋天,世界上最火热的话题之一,依然是关税战,表面上它看起来像是一场国家之间的价格战:美国加一刀,中国回一拳。 但仔细想想,这已经不是谁的拳头更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全球命运的大考题——在这场博弈里,到底谁更重要?美国,还是中国? 2023年9月,沙特王储曾经在采访中直白地说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如果中国崩溃了,全世界都得倒下,甚至包括美国。”这句话不是恭维,而是一种现实的冷水泼脸。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今天的世界,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岛屿,而更像是一张四通八达的网,而中国恰恰是这张网上最重要的结点。 你随便走进一家超市,不管是小家电、衣服、手机还是厨房用品,十有八九都能找到中国制造的标签。 别小看这些日常小物件,它们是全球供应链稳定的“螺丝钉”,没有了这些零零碎碎的产品,很多国家的消费体系就要掉链子。 更不用说新能源行业,2025年的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的光伏组件占了全球85%的份额,多晶硅、硅片这些关键零部件更是九成以上来自中国。 这意味着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路灯、工厂、家庭电站,背后都在依赖中国的生产线,没有这些设备,很多国家谈碳中和只能停留在会议发言稿里。 再看汽车,中国今年上半年出口量就超过了400万辆,全年突破600万已经是大概率事件,即便欧洲设下重重关税壁垒,中国电动车依然在欧洲热销,比亚迪的销量甚至一度超过特斯拉。 这说明消费者用钱包投票,认可的不只是低价,还有过硬的质量和技术。 美国的做法呢?它更像是一个设置关卡的收费员,动不动就打出国家安全的牌子,加征关税来保护所谓的本国产业。 但结果是它自己造不出手机屏幕,拼不出一辆完整的电动车,就连彩色橡皮筋这种小东西都得从中国进口。 这样的保护更像是一种自我设限,对外它要求盟友们交出投资、市场、能源采购才能换来优惠的税率,对内,它把额外的成本甩到普通消费者的账单上。 盟友们心里也清楚这一点,德国担心制造业链条断裂,日本企业公开预警加税可能拖累经济增长,加拿大更是气得直言不能再依赖美国。 这不是抱怨几句的小情绪,而是实打实的经济代价,欧盟的研究机构测算,如果关税战持续四年,欧盟整体损失将达到2900亿欧元,换句话说,美国的强硬政策不仅在消耗自己,也在把朋友们推向风险深渊。 世界态度的转变正体现在这些细节里,今年联合国大会上,四十多个世贸组织成员联名反对美国的单边加税,其中甚至包括欧盟和日本这样长期的盟友。 这并不是一时的集体良心发现,而是被现实逼出来的觉醒,如果继续跟着美国走,代价太高、风险太大。 相比之下,中国提供的合作模式虽然不完美,却能让更多国家看到发展机会,沙特王储的那句话,其实就是对此的精准总结。 这就是大势所趋,也是关税战背后真正的答案,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美国财长贝森特说:“我想,很不幸的是中国事实上并不想过来跟我们谈判,因为他们是世
【7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