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咱们平常都很嘲笑韩国人,但是这条新闻确实是让人敬佩! 记住这个名字,李在锡!

周律鸣法 2025-09-14 11:44:24

虽然咱们平常都很嘲笑韩国人,但是这条新闻确实是让人敬佩! 记住这个名字,李在锡!34岁的韩国海警! 当地时间11号,他为了拯救落水的中国老人,把自己的救生衣让给了老人! 但是他自己却不幸遇难了! 为英雄默哀…… 说实话,刚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谁想得到,一个咱们平时可能时不时拿来开玩笑的韩国人,竟然能做出这样伟大的举动?   李在锡,这个名字现在深深地刻在我心里了。他是韩国仁川海警署的一名警长,才34岁,就这么没了。   事情就发生在9月11号的凌晨,那天夜里,仁川市瓮津郡旁边的海水特别冷,风浪也大。   一位70多岁的中国老爷子在滩涂上捞贝壳,一不小心就碰上了涨潮,结果被困住了,脚还受了伤,根本动不了。报警之后,李在锡带着队友第一时间冲到现场。   那时候天漆黑一片,潮水越涨越高,情况特别危险。李在锡一看老爷子体力不支,还受了伤,想都没想就把自己的救生衣脱下来穿在老人身上。   然后他陪着老人一起往岸边游,可谁知道中途一个浪头打过来,直接把他卷走了。   虽然后来出动了21艘警备艇和2架直升机拼命搜救,但找到他的时候,人已经不行了。老爷子因为低温症被送进医院,总算捡回一条命,没什么大事。   可李在锡呢?他就这么走了。   这件事让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咱们不少人平时对韩国印象可能不算特别好,总觉得他们有点自大、有点排外,甚至有时候还会调侃他们。   但李在锡的行动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我们——哪个国家都有好人,哪个民族都有英雄。他明明知道那么做可能有去无回,但还是选择了先救别人。   这不是什么“职责所在”四个字就能轻轻带过的,这是一种深植于人性深处的光芒,超越了国籍、身份和偏见。   李在锡2021年7月才加入海警队伍,同事说他“责任感极强,始终冲在一线”。这样的人,本来还有大把的人生可以去经历,还有那么多的人可以去守护。   可他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了一位中国老人。这种牺牲,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韩国总统李在明亲自发声哀悼,还追授了他“大韩民国玉条勤政勋章”,说不会忘记他的崇高精神。   中国驻韩大使馆也表达了深深的哀悼,戴兵大使还特意致信韩国海警厅厅长,说李在锡“用生命彰显了崇高的职业操守和人道主义精神”。   你看,英雄就是英雄,不管来自哪里,都会被人记住。   其实中韩之间这种相互救助的事情并不是头一回了。   今年5月,中国海警也曾在7级风浪里冒死救起一艘韩国渔船,8名船员全都平安无恙,当时韩方还专门过来道谢。   两国海警部门一直有合作机制,联合巡航、应急热线,这些都不是摆着看的。   数据显示,在黄海海域被救的外国船员里,韩国人占了38%。这些点点滴滴说明什么?   说明在生死面前,国界真的没那么重要。   我也注意到,很多网友在网上向李在锡表达敬意。有人说“真正的英雄不分国籍”,也有人希望“中国也能表彰他的义举”。   这些声音让人感动,也让我们反思:是不是有时候,我们太容易给一个群体贴标签了?   就像一座山,有阴面也有阳面,再扭曲的民族性格里,也总会有一些人性闪光的存在。   李在锡就是那道光,他让我们重新思考勇气、牺牲和跨国情谊的意义。   李在锡走了,但他的精神真的不应该被忘记。他让我们看到,人性的伟大可以穿透一切偏见和隔阂。   在这个充满分歧的世界里,这样的故事显得格外珍贵。   愿英雄安息,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记住:生命无价,善良无界。                 参考资料:韩国34岁海警为救中国老人不幸遇难——上观新闻

0 阅读:1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