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闺蜜,三十岁的时候,偶然发现自己不是爸妈亲生的。 这事儿让她特别伤心,哭了

书影谈谈 2025-09-14 00:58:53

我有个闺蜜,三十岁的时候,偶然发现自己不是爸妈亲生的。 这事儿让她特别伤心,哭了整整两天。 之后,她就想着要去找亲生父母,做个亲子鉴定。 可她的养父母知道后,坚决不让她去。 养父母自己已经养了四个孩子,他们告诉她,她小时候是一个亲戚送来的。那个亲戚家生了好几个女儿,想要个儿子,又怕超生,就把她送了人。 后来,通过那个亲戚牵线,她和亲生父母联系上了。 认亲那天,两边都激动得抱在一起哭,场面挺让人感动的。 但时间一长,她慢慢发现,亲生父母好像并没那么想认她。 他们对她不怎么热情,大概是因为他们本来孩子就多,当年把她送走,就像丢掉个包袱一样。 而且,她的亲生姐妹和弟弟跟她也不亲,毕竟从小没在一起生活过,自然没什么感情。 现在她有点后悔当初去认亲了,因为她觉得这样做伤了养父母的心。 其实也对,那个年代,女孩被收养,很多都是被亲生父母“放弃”的。被拐卖的,通常男孩更多。 亲生父母当初都不想养你了,既然把你抛弃了,说明这份亲情早就淡了,又何必再去相认呢?难道是要去给那些没养过自己的人养老吗?而把你养大的人,却被你忽略了。 说起来,她发现自己身世那天,正好是养父母的金婚庆典。吃饭的时候,她给养母夹菜,养母看着她的眼睛,突然说:“你这眼睛跟你亲妈长得真像。”这话一说,在场的家人都愣住了。养母赶紧去扯桌布,结果把汤汤水水洒了一衣襟。最后,还是养父在地上捡碎碗片的时候,说出了实情——当年有个亲戚抱来个小婴儿,说“多了一张嘴,养不起”。养母解开包裹一看,是个皱巴巴的女娃,心一软就把她留下了。 她哭的那两天夜里,养母端着红糖鸡蛋守在她房门口,劝她:“咱不去寻亲了,妈养你这三十年,比亲生的还疼你。”可她当时听不进去,夜里翻箱倒柜地找,找到了包裹她的旧布片,上面绣着一朵歪歪扭扭的桃花,她总觉得那是亲妈留给她的念想。 养父母怎么也拦不住,最后是她的养姐偷偷塞给她两百块钱,让她“路上买水喝”,眼神里的疼惜,比亲姐妹还真切。 认亲那天,是在县城一家饭馆的包间里。亲生父母一进门就红了眼眶,亲妈攥着她的手,来回摸着,说“瘦了”。可没聊几句,就开始问:“你养父母家条件怎么样?”“现在在哪儿上班?”饭桌上,她的亲弟弟埋头扒拉碗里的肉,头都没抬一下;亲姐妹们凑在一起,聊着自己婆家的事,没人问她这三十年过得苦不苦。倒是到了结账的时候,亲生父亲掏钱包的手顿了一下,最后还是她抢着付了钱——那顿饭花了她半个月的工资,吃得她心里堵得慌。 从那以后,亲生父母偶尔会打电话给她,不是让她给弟弟介绍工作,就是说:“你现在条件好,应该多帮衬着家里点。”有一次,亲妈来城里看病,住在她租的小公寓里,还嫌弃说:“楼太高,爬着累。”临走时,还顺手拿走了她新买的羊毛衫,说:“给你弟媳妇穿正好。”她站在阳台上看着亲妈远去的背影,突然想起养母总是把刚做好的棉鞋塞给她,说:“你脚怕冷,多穿点。” 伤了养父母的心,是上个月的事。养母摔断了腿住院,她正往医院赶,亲生父亲却打电话来,让她去火车站接她亲弟弟。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车站。等她赶回医院时,养母正拉着养姐的手掉眼泪:“是不是我老了,她就不待见我了?”她蹲在病床前,给养母擦眼泪。养母却拍着她的手背说:“不怪你,毕竟是亲的。”这句话,比直接打她一巴掌还让她心痛。 现在,她很少再联系亲生父母了。上周,她给养父母买了一台按摩椅。养父摸着椅子扶手,嘴里念叨着“浪费钱”,却每天都坐上去按半小时。养母私下里跟她说:“你亲妈托人来问,说你怎么不打电话了。”她没说什么,只是给养母削了个苹果。 这三十年里,养父母给她的饭香、夜里掖的被角、生病时熬的药汤,早已经把“亲生”这两个字的分量冲淡了。其实,哪有什么“血脉难断”?当年能因为想生个儿子就把孩子送走,这份亲情早就薄得像蝉翼了。反倒是养父母,明知自己家已经有四个孩子,还肯多养一个,把粗糙的米饭省给她吃,把新做的衣服让给她穿,这才是真正实实在在的恩情。

0 阅读:64
书影谈谈

书影谈谈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