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大学生崔松旺伪装成流浪汉,浑身散发恶臭,牙齿布满污垢,每天在垃圾桶旁

蕊蕊聊过去 2025-09-13 18:40:11

2007年,大学生崔松旺伪装成流浪汉,浑身散发恶臭,牙齿布满污垢,每天在垃圾桶旁捡食残羹剩饭,甚至当众狼吞虎咽,十多天后,他成功引起了人贩子注意,被拐卖至黑砖窑,而这仅仅是他噩梦的开始……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本该坐在办公室里敲键盘,却选择把自己扔进垃圾堆里,身上臭烘烘的,像个没人要的流浪汉,就为了挖出社会上的那些烂事。这事儿听起来像电影,可它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牵扯出黑砖窑那帮人的丑恶嘴脸。崔松旺这步棋走得险,值不值? 崔松旺1986年出生在河南漯河,那年头农村孩子考上大学不容易,他2007年从天津体育学院毕业,手里捏着新闻和法律双学位。毕业没多久,他就进了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从小记者干起。那些日子,他天天泡在基层,跑农村、进工厂,专挑老百姓关心的民生事儿下手。食品安全、农民工权益,这些问题他报道了不少,帮着曝光了不少猫腻,让当地政府动起来,整改了不少地方。频道领导看他有股子钻劲儿,很快就让他当上首席记者,负责大选题。 说起黑砖窑,那得从2007年说起。那时候,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山西黑窑事件,让人心里发毛。崔松旺作为记者,早早就听到风声,知道有些窑厂靠拐卖人口发黑心财,尤其是盯上智障人士和流浪汉,逼他们干苦力,当奴隶使。那些窑主和人贩子,心黑手狠,为了省钱不择手段,把人当畜生用。崔松旺起初只是外围了解,采访过几个受害者家属,听他们讲亲人失踪后音讯全无,家破人亡的惨状。他觉得这事儿不能光说不练,得有实打实的证据,才能推动事儿办成。 转眼到2011年,崔松旺25岁,正干得起劲儿。电视台新闻热线老有黑砖窑的举报,他和同事一聊,发现线索不少,但没人敢深挖。之前有记者试过,差点搭上命。就在那年,两名从窑厂逃出来的智障人员找上门,哭着诉说被拐卖后的日子:天天干重活,吃不饱穿不暖,还挨打。崔松旺听着这些,坐不住了。他想起小时候在家乡窑场帮工的经历,那虽苦,但有饭吃有工钱,和黑窑天差地别。黑窑那帮人,纯粹是犯罪团伙,靠剥削弱势群体捞钱,社会毒瘤,必须铲除。 他决定亲自上阵,当卧底记者。这决定一出,家里人直摇头。老婆那会儿怀孕,本该多陪陪,可他一头扎进工作,走不开。崔松旺咬牙坚持,觉得记者的责任就是为老百姓说话,得把这些黑暗面亮出来,让政府和社会重视。准备阶段,他不洗澡不刷牙,衣服弄得破破烂烂,学着智障人的说话方式,免得露馅儿。还买了部小手机,藏在鞋里,随时录像。大学老师的话他记着:记者要热情、公正,关注底层苦难,直面强权。这些原则,让他下定决心。 驻马店火车站成了他的战场。那地方人多眼杂,适合伪装。他扮成流浪汉,身上一股子恶臭,牙齿黑乎乎的,天天在垃圾桶边转悠,捡剩饭剩菜吃。有时候当众大口吞咽,引人注意。人贩子很快就盯上他了,那些家伙专挑没人管的“货色”下手。十多天后,他被骗上出租车,以五百块钱的价格卖进黑砖窑。窑场藏在郊外,机器轰鸣,空气里全是煤灰味儿。窑主一看他“合适”,就押进去当苦力。 窑里条件差得没法说,工人们挤在破棚子里,卫生一塌糊涂。每天从早干到晚,超负荷劳动,吃的是霉馒头稀粥,分量少得可怜。监工们凶神恶煞,动不动就打人,窑主更狠,视人命如草芥。崔松旺在那儿待了几天,亲眼见识了奴工生活:智障人员被锁链拴着,干不动就挨鞭子。那些负面人物,窑主和监工,一点人性没有,就知道榨取劳动力,赚黑钱。他用鞋里手机偷偷录下证据,一次差点被发现,监工检查鞋子,他赶紧想辙蒙混过去。 窑场日子难熬,崔松旺之前试过逃,没成,这次更小心。观察了好几天,摸清守卫规律。终于,机器坏了,窑停工,他抓住机会翻墙跑。身后追兵喊叫,他一路奔逃,好不容易和同事接上头,脱险了。那些证据交给警方,黑窑立马被端,窑主人贩子抓起来,三十多名工人获救。崔松旺的报道一播出,社会哗然,全国关注,推动了劳动法加强执行,打击了类似犯罪。 这事过去十来年,崔松旺还在河南电视台干着,现在管新媒体部,继续挖社会问题。黑砖窑事件让他成名,但也留下了阴影。他面对采访,总说谢谢大家记得。作为党员记者,他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首位,在新时代新闻战线上发光发热。我们国家这些年,法治越来越严,社会公平在进步,但底层问题还得记者们盯着。崔松旺的经历告诉我们,新闻不是闲事儿,是守护正义的武器。

0 阅读:1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