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咋舌的情感纠纷冲上热搜,一位00后男子为了控制女朋友,利用亲密关系中的信任,以隐蔽的药物控制手段对女友实施身心摧残,导致其九级伤残和终身抑郁。 这种行为不仅触及法律底线,更暴露了人性中的阴暗与扭曲。这起事件远超普通的情感纠纷,而是一场以“爱”为名的残酷迫害。 此案中女子终身抑郁的后果,说明这种伤害不仅限于身体,更摧毁了一个人对世界的基本信任和生存意志。 刘某甲与刘某乙均出生于2001年,本应是青春正好、憧憬未来的年纪,却因一段畸形的恋爱关系,将人生拖入深渊。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刘某甲为长期控制女友,明知长期超剂量服用地塞米松这类激素类药物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仍以保健品的名义诱骗刘某乙服用。当刘某乙因服药身体出现发胖、骨痛等状况后,刘某甲不仅毫无悔意,还编造贩毒集团投毒需解药、不服药会危及家人生命等荒谬谎言,胁迫她继续大剂量服用,甚至对其殴打并阻止就医。 2021年8月,刘某乙被诊断为“双侧药物性股骨头坏死”,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经鉴定,她的损伤程度构成重伤二级,还伴有九级伤残、长期骨质疏松等症状。更令人痛心的是,药物和身体的双重损伤导致她精神重度焦虑、抑郁,多次试图自杀。曾经鲜活美好的生命,如今被摧残得千疮百孔,一个年轻女孩的未来就这样被刘某甲亲手葬送。 案件办理过程中,刘某甲起初还妄图狡辩,声称自己不了解药物副作用,否认主观伤害故意。但检察机关通过细致入微的调查,引导公安机关收集短信、微信聊天记录、上网浏览记录等关键证据,清晰还原出他长达一年多的预谋犯罪过程。同时,对购药记录、支付记录、就医诊断证明等进行全面梳理,准确认定刘某乙服药剂量,并委托重新鉴定,证实过量服药与伤情的直接因果关系。 2023年5月,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对刘某甲提起公诉。一审时,刘某甲被判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但检察机关认为量刑不当,果断提出抗诉。2024年11月11日,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改判刘某甲有期徒刑九年。这一改判,彰显了法律对这种恶劣行为的零容忍态度,给受害者和社会一个正义的交代。 这起案件引发我们深刻反思。从亲密关系角度看,恋爱本应是相互尊重、彼此成就,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与伤害。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是否对控制型关系缺乏足够警惕?很多时候,类似的情感操控行为被当作情侣间的小摩擦,未能及时引起重视,这无疑给潜在的施暴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从法律监管层面,网络购药渠道的漏洞让刘某甲轻易获取处方药,如何加强药品尤其是处方药的销售监管,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提醒人们,在享受现代医学成果带来的便利时,要警惕技术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地塞米松本是治病救人的良药,却在刘某甲手中沦为控制他人的凶器,技术本身并无善恶,使用者的良知才是决定其用途的关键。 这起案件是一记沉重的警钟,提醒每个人珍视生命、尊重他人,更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和对人性之恶的警惕 。愿此类悲剧不再发生,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安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追求幸福。
广西,66岁男子与情人在酒店发生关系,情人睡醒一觉后,发现男子没了呼噜声,判断男
【12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