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 中国正式批准进口巴西高粱,美国农业或再遭重创! 从“路透社”的报道来看,巴西一个官员透露,中国已经正式批准进口巴西高粱,第一批货会在今年内运往中国。 中国批准进口巴西高粱的战略意义不容小觑。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高粱消费市场之一,年消耗量达上千万吨,而国内产量仅314万吨左右,需要大量进口来满足需求。 过去美国是中国最主要的高粱供应国,占中国进口总量的比重曾高达65.8%。今年伊始,美国对华高粱出口呈断崖式下挫。1至7月,其出口量仅8.2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跌幅高达97%,如此锐减态势着实令人侧目。 这种变化并非偶然,而是中国主动调整进口来源地、降低单一依赖的战略选择。 巴西高粱的入场,可谓恰逢其时。巴西不仅是全球第三大高粱生产国,其产量还在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巴西2023/24年度高粱产量已达440万吨,较几年前翻了一番。当下,巴西于全球高粱出口市场的份额尚不足1%。 不过,其坐拥丰富农业资源,兼之生产成本优势显著。凭借这些有利条件,巴西有望在短期内提升自身于国际市场的份额。 对中国而言,选择巴西作为新的高粱供应源,不仅能够获得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还能进一步深化与南美国家的农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这场变化最直接的受影响者当然是美国农业。美国高粱生产者们花了整整15年时间培育中国市场,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市场份额被快速替代的现实。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不仅仅是高粱一个品种的问题。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也已经大幅萎缩,甚至出现了“零订单”的现象。 2025年,美国农业深陷贸易逆差扩大之困。前七个月,农产品贸易逆差飙升至336亿美元,这一惊人数字刷新历史纪录,凸显其农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这些数字背后,是美国农民实实在在的困境,他们仓库里堆满了找不到买家的粮食,而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更加剧了他们的焦虑。 中国转向巴西高粱的背后,体现出的是中国粮食进口多元化战略的成熟。近年来,中国持续拓展农产品进口版图。从巴西、阿根廷引入大豆、玉米,直至如今的高粱,中国与南美国家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不断推进,友谊的纽带也在这频繁的贸易往来中日益牢固。 这种多元化战略不仅保障了国内粮食安全的稳定性,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的议价能力。 对于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而言,中国批准进口巴西高粱可能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全球粮食贸易正在从过去的集中化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有机会参与到全球粮食贸易中来。 这种变化不仅有利于维护全球粮食安全的稳定性,也为发展中国家农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总体来看,中国批准进口巴西高粱是一项基于市场规律和国家利益考虑的决策。它既满足了中国国内对饲料和酿酒原料的需求,又促进了进口来源的多元化,降低了供应链风险。 同时,这一决策也为巴西农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有助于推动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向更加平衡、多元的方向发展。 国际贸易本质上就是互利共赢的合作,只有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开放合作,才能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突然发出警告!美媒报道,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近日在接受
【4评论】【6点赞】
ABCD
美国关税大反噬!但是农业,在美国出口还毕竟是小头。估计川普还不是特别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