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28岁小伙上不良网站被骗了9万余元,报警未果后,想到自己花7块多买过一份个人银行账户资金安全保险,遂联系保险公司理赔,因保险公司拒赔,小伙与保险公司对簿公堂,法院这样判! 李先生(化名)单身多年,一个人生活简单清淡,平时除了日常开销,也没什么大的花费,虽然存款不算多,但他对钱还是挺看重的,毕竟那是自己一点点攒下来的积蓄。 前段时间,他在手机银行里看到有一款“个人银行账户资金安全保险”,只要花7块多,就能保障账户资金安全,万一遇到盗刷、被骗转账之类的情况还能理赔。 李先生琢磨着,这点钱也就一杯奶茶的价,花了也不心疼,万一真遇上什么意外,也算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于是,他果断下单买了这份保险。 有一天李先生正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弹出来一个不太正经的网站,他瞬间来了兴趣,上面提供一些不正经服务,李先生想着点进去看看,没想到竟然要会员,支付了160元的“会员费”后,就此跌入深渊。 但谁也没想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随后李先生接到一些电话,自称是银行的客服,一步步引导你下载指定的会议APP,进行所谓的“安全操作”。 李某就被所谓的工作人员说服,为了取消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保险续费,分3次转出了九万多块钱。 但是当所有的步骤都被操作完之后,那人挂断电话之后就不见了,想要进去那个网站也完全不可能,李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这是被骗了! 于是第一时间报警,但是这种网络诈骗追寻起来很难,他这才想起来自己每年花七块多在支付宝买的账户安全险,其中就包含电信诈骗险。 但是等待他的是拒绝两个字,保险公司的理由是,他的损失源于参与“黄赌毒”这类违法行为,属于免责条款范围。 李先生觉得这不公平,于是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一审法院认为,免责条款是格式条款,保险公司没能拿出证据证明自己尽到了详细解释的义务,所以判保险公司赔。 但二审法院的看法完全不同。他们认为,条款已经用加黑加粗字体提示了,“黄赌毒”违法是社会常识,不需要保险公司再三叮嘱,最终,判决被推翻,保险公司赢了。 最后,尽管警方帮向某追回了6000元,但他剩下的八万多块钱,在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博弈中,还是没能得到补偿。 一位网友看到这件事之后表示:这次我站保险公司,你主动付款,一笔笔提走,我咋知道你是不是被骗?如果你是正常支付,每一笔都要问询和审核半天,你又要骂了。 来源:裁判文书网、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云南昆明,28岁小伙上不良网站被骗了9万余元,报警未果后,想到自己花7块多买过一
乐天派小饼干
2025-09-12 19:47: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