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不制裁,已经不重要了!”中国学者高志凯这句话,精准打穿了所有跨国巨头的最

轩叔观察 2025-09-12 18:20:38

“美国制不制裁,已经不重要了!”中国学者高志凯这句话,精准打穿了所有跨国巨头的最后幻想![无辜笑] 最新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从几年前的近20%跌到现在的13%左右,7个百分点的下降意味着什么,相当于中国每出口100美元商品,原来有20美元流向美国,现在只有13美元。 这种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华为2019年被列入实体清单时,很多人以为这家公司会一蹶不振,华为2023年推出Mate60系列,搭载自研麒麟芯片,销量火爆到供不应求。 比亚迪的故事更有说服力,这家公司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300万辆,其中海外销量占比超过10%,从泰国到巴西,从挪威到澳大利亚,比亚迪的工厂和销售网络遍布全球。 东南亚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的新战场,越南、印尼、泰国这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对中国的工程机械、通信设备需求旺盛,中东的沙特、阿联酋在推进经济多元化,中国的太阳能板、储能设备成了香饽饽。 拉美市场也很有意思,巴西、阿根廷、智利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农机设备、矿山机械需求量大,非洲54个国家中,已有52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基建、通信、能源合作项目遍地开花。 制裁反而催生了技术突破,中芯国际在先进工艺上取得进展,紫光展锐在5G芯片领域站稳脚跟。当外部压力变成内生动力,企业的创新潜能被激发出来。 看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就明白了,从锂电池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到电机电控的汇川技术、英威腾,再到充电桩的特来电、星星充电,中国企业几乎覆盖了整个产业链。这套产业体系一旦成型,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自然下降。 技术自主化的进展超出很多人预期,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用户数量超过15亿。5G基站建设中,华为、中兴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全球40%。在人工智能领域,百度、阿里、腾讯的算法实力不输给任何国际巨头。 从电动车到光伏,从人工智能到量子通信,中国企业正在更多领域获得话语权,这不是靠补贴或者政策扶持,而是靠真刀真枪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 高志凯的话可能听起来有些挑衅,但反映的是一种底气的变化,这种底气来自于产业链的完整、技术实力的提升,以及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布局。 网友们议论纷纷: “这话说得硬气,但也是大实话。看看华为的手机和比亚迪的车,没了美国市场,人家在全球照样卖得风生水起。” “数据不会骗人,对美出口占比从20%降到13%很能说明问题。我们的外贸朋友圈确实更广了,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国家成了新增长点。” “高先生点破了一层窗户纸。以前总觉得被制裁是天大的事,现在发现逼一逼自己,国产芯片和系统反而搞出来了,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您怎么看,您认为跨国公司在当前形势下,最应该调整的策略是什么? 官方信源:中国海关总署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