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巴基斯坦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外汇储备在 2025 年 6 月刚摸到 198.7 亿美元的门槛,卢比汇率却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到 1 比 0.025,老百姓买袋面粉都得攥着一叠钞票。 工厂三天两头停电,港口集装箱堆得比山高,政府官员每天都在跟 IMF 扯皮贷款条件。这种时候,王毅外长那句 “始终聚焦发展、互利共赢” 的忠言,就像给热锅上的蚂蚁浇了瓢凉水。 其实中巴关系早过了 “你侬我侬” 的阶段,现在讲究的是真金白银的共患难。去年巴基斯坦遭强降雨,中方连夜调拨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还没凉透,今年又在瓜达尔港扩建项目上追加了 20 亿美元投资。 更关键的是,中方悄悄把能源合作的重心从传统火电转向了太阳能和风电 —— 毕竟巴基斯坦每天停电 8 小时,再烧煤发电老百姓真要上街砸路灯了。 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因为巴基斯坦经济烂摊子甩包袱,看看最近的动作就知道:中国进出口银行刚给巴基斯坦铁路升级项目批了 15 亿美元贷款,华为还跟当地运营商签了 5G 基站建设协议。 这些项目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却像一根根钢筋扎进巴基斯坦基建的骨架里。就像王毅外长说的 “始终守护安全、造福民生”,中国工程师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修隧道时,防弹衣和安全帽都是标配,但工程进度一天都没落下。 最值得玩味的是中巴在反恐领域的默契。 巴基斯坦军方最近在俾路支省展开清剿行动,专门划出区域保护中国援建的瓜达尔自由区。而中方则在联合国帮巴基斯坦说了不少公道话,把那些指责巴 “支持恐怖主义” 的提案都给挡了回去。 这种 “你保我项目,我挺你主权” 的合作模式,比单纯的金钱援助更经得起考验。 当然,巴基斯坦也不是完全没脾气。前段时间因为电价补贴问题,巴政府差点跟中方项目组闹僵,但双方最后还是坐在谈判桌前,用 “阶梯电价” 方案解决了分歧。 这种吵吵闹闹却不散伙的关系,反而比那些表面和气的盟友更牢靠。 毕竟对巴基斯坦来说,美国的援助总是附带民主改革条件,沙特的钱又要求优先买石油,只有中国的投资实实在在能让老百姓用上电、修好路。 现在回头看王毅外长那句忠言,其实藏着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提醒巴基斯坦别在大国间搞平衡,第二层是暗示中国愿意当长期伙伴。 从瓜达尔港的深水码头到开伯尔 - 普赫图赫瓦省的水电站,这些项目就像中巴友谊的锚点,任谁都拖不走。 等哪天巴基斯坦能靠太阳能把电费降下来,靠铁路网把货物流转速度提上去,自然会明白什么叫 “患难见真情”。
美国和巴基斯坦达成协议,美国将投资5亿美元推动巴方矿业发展,巴基斯坦收到“巨款”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