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举行成立77周年升旗仪式,金正恩出席,并说朝鲜“如今攀登极高地位”。出席中国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9-12 15:23:34

朝鲜举行成立77周年升旗仪式,金正恩出席,并说朝鲜“如今攀登极高地位”。出席中国阅兵,极大提升了朝鲜的信心与国际地位。   这次讲话不光是过节喊口号,话里有话。他说“任何人和手段都不能威胁朝鲜的绝对地位和安全”,语气比往年都硬,像是在对某些国家直接喊话。   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特别向“远在异域参加海外军事作战”的士兵致敬。这话听着平静,可背后信息量不小。外界早就猜测朝鲜有士兵在俄罗斯参与对乌行动,他现在公开点出来,等于变相承认了。   这不是炫耀武力,而是一种姿态:朝鲜不再是那个被孤立、被围堵的国家,而是能在国际棋盘上出牌的一方。哪怕只是派点人、送点武器,也说明它有了走出去的能力。   他提到“用双手开启的繁荣时代洪流无法逆转”,听起来像宣传,但对普通朝鲜人来说,这句话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变化。这几年边境贸易恢复了,集市上能见到更多商品,平壤街头多了些新建筑,虽然还谈不上富裕,但日子确实在松动。   老百姓其实不关心什么国际地位,他们只在乎能不能吃饱饭,孩子能不能上学,冬天有没有煤取暖。可金正恩知道,只有让国家站稳了,这些基本的生活才有可能延续。   朝鲜的“极高地位”不是凭空来的,核武器是它的底气,导弹能打到哪里,外交就能谈到哪里。   他反复强调“拥核国”地位绝不放弃,就是因为这是朝鲜最硬的底牌,是小国在强权世界里活下来的唯一保障。   没有核,就没有谈判桌上的位置;没有导弹,就没有别国对它的忌惮。这道理简单粗暴,但对朝鲜这样的国家来说,却是生存法则。   这次他去北京参加九三阅兵,是头一回出现在多边外交场合。   以前他见谁都是双边会晤,这次站在国际舞台上,和各国政要同框,对内对外都是信号:朝鲜回来了,不是乞讨援助的弱者,而是有分量的参与者。   国内老百姓看到电视画面里他和其他领导人并肩而立,心里会怎么想?至少会觉得,我们不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我们也有朋友,也能被尊重。   但他没去参谒锦绣山太阳宫,往年这种日子他都会去。今年只有总理、委员长他们去了,他留在平壤。   这个细节耐人寻味,或许意味着他在调整权力结构,不再事事亲力亲为,也或许是在释放某种政治信号。   朝鲜的日子还是难。国际制裁像铁桶一样围住它,粮食靠配给,电力不稳定,普通人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   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国家还能搞出导弹、核弹,还能派兵出国,这本身就说明它的体制有极强的动员能力。   这种能力靠什么支撑?靠信念,也靠恐惧。老百姓知道,国家把资源都投在军事上,是为了保命。他们过得苦,但更怕国家倒了,那连现在的苦日子都没得过。   金正恩说“不会允许国家命运被任何外国势力左右”,这话不光说给美国听,也说给国内听。他要让人民相信,无论外面怎么施压,朝鲜都不会跪下。   他不提经济奇迹,也不画大饼,只讲“强国建设伟业”。这词听着老套,但在朝鲜语境里,它意味着稳定、安全、不被欺负。对经历过90年代“苦难行军”的那代人来说,这就够了。   现在朝鲜的外交空间比几年前宽了。中俄是靠山,东南亚国家愿意和它做生意,连一些欧洲国家也在试探接触。它不再是完全孤立的“黑洞”,而是一个可以打交道的国家。   但这种“地位”是脆弱的。一旦军事优势被削弱,或者大国关系变化,它可能又会被推回边缘。所以他必须不断强调核武器,不断展示力量,哪怕代价是人民继续勒紧裤腰带。   这种矛盾,正是朝鲜的真实。一面是贫困,一面是尊严;一面是封闭,一面是野心。金正恩踩在刀尖上走,既要让国家活着,又要让人民信他能带他们活下去。   他说“繁荣时代的洪流无法逆转”,也许他自己也清楚,这洪流能不能持续,还得看外面的世界怎么变,看大国之间怎么斗。   但此刻,他必须让所有人相信,朝鲜已经站上了高处,再也不会掉下去。

0 阅读:378

猜你喜欢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