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没人帮;以色列打黎巴嫩,没人帮;以色列打也门胡塞武装,没人帮;以色列打伊朗,没人帮;以色列打叙利亚,依然没人帮。 炸加沙那天,全世界都知道了。50多条命,一天没了。整片北部几乎被夷为平地,火没灭,尸体还在挖,可除了几句“深感关切”,没人真的出手。这场景像一把钝刀,反复割着中东的神经,却只见血,不见人伸手包扎。 镜头转向拉法口岸,埃及外长阿卜杜勒阿提正站在巴勒斯坦总理穆斯塔法身边,声音里压着火:“我们反对任何驱逐巴勒斯坦人的企图!” 这话掷地有声,可边境另一头的加沙,无国界医生的报告更刺骨——以色列蓄意切断水源整整22个月,水龙头干涸,婴儿脱水,医院连消毒水都成了奢望。生存的基本物资被锁死,像一场无声的围猎。 硝烟并未停歇,它飘向了黎巴嫩。以色列突然松口,说愿意“分阶段撤军”,但条件像根鱼刺卡在喉咙:黎巴嫩必须先解除真主党的武装。 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办公室声明写得漂亮,“随时准备支持”,可真主党扎根多年,这条件几乎让黎巴嫩政府吞不下去。黎巴嫩人苦笑:撤军是假,试探是真。边境的炮火时断时续,撤军承诺像悬在空中的风筝,线还在以色列手里攥着。 硝烟又飘向了也门。胡塞武装的伤亡名单触目惊心:35具尸体,131张血肉模糊的脸。以色列的战机掠过萨那,炸弹落下时,平民正在市场买菜。 胡塞武装的怒吼响彻沙漠,可国际社会的谴责像风中的纸片,吹散了,没留下痕迹。也门的废墟上,只有数字在说话——35死131伤,背后是无数个破碎的家庭。 战火蔓延至叙利亚。大马士革南郊的前防空基地,以色列的突袭来得又快又狠,这是自阿萨德下台后以军最深入的一次行动。叙利亚外交部的声明像一纸控诉书:“严重侵犯主权!” 可声明发出去,边境的炮声反而更密了。叙利亚临时政府自身难保,“沙姆解放组织”和德鲁兹武装在首都周边火并,国家像个漏水的筛子,以色列的拳头打进来,连回响都找不到。 伊朗的警告随之而来,冷得像冰。第一副总统阿里夫直言:“战争随时可能再爆发,我们连停火协议都没签!”这话不是空穴来风。 以色列中央统计局的报告摊在桌上,6月与伊朗的12天冲突,经济直接萎缩3.5%,几百亿美元像流水一样淌走。战争账单压得以色列喘不过气,可伊朗的导弹基地依然亮着红灯,中东的火药桶,引信还在嗤嗤作响。 加沙的火还没灭,黎巴嫩的撤军像场戏,也门的血未干,叙利亚的伤在化脓,伊朗的警告悬在头顶。世界看着,喊着“关切”,却没人真的伸手。这盘棋下得太久,棋子散了一地,只剩风在废墟上呜咽。
胡塞武装终于背水一战了。多方消息表明:9月10日成为开战以来,胡塞武装与以色列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