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终于弄清楚了!原来某些人之所以不敢动洪秀柱,不是因为她是前主席,也不是因

修竹崽史册 2025-09-12 11:41:09

[熊猫]终于弄清楚了!原来某些人之所以不敢动洪秀柱,不是因为她是前主席,也不是因为有谁保护她,而是因为她是以个人名义来看阅兵的。   早在阅兵前几周,岛内当局就放出狠话,说谁敢去北京看阅兵,就得接受调查,查得严严实实,这话明摆着是冲着洪秀柱这种有影响力的人去的。   陆委会还特意点名,退役军官、学者,谁都别想轻易过去,国民党内部也乱成一团,有人觉得这事敏感,最好别掺和,免得被扣帽子。   可洪秀柱偏不吃这套,她直接宣布,以个人身份去北京,缅怀抗战先烈,堂堂正正,出发前,她的办公室还特意发声明,强调一切合法合规,呼吁当局别拿行政手段压人。   到了北京,洪秀柱先去了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对媒体,她没多绕弯子,直说抗战是全体中华民族的生死之战,不分你我,子孙后代都该记住这段历史。   阅兵当天,她坐在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席上,周围全是各国政要,事后她提到,看到那些先进装备和整齐的方队,心里满是民族自豪感。   岛内一些人却不这么看,民进党当局早早就放话要严查,绿媒甚至预测她回台后会直接被“收拾”。   可实际情况呢?洪秀柱回台后,风波没想象中那么大,陆委会口风软了,只说会视情况调查,没敢真动手。   民进党虽然还在批评,但明显底气不足,转而把矛头指向国民党整体立场不够硬。   洪秀柱在蓝营支持者中人气不低,强行动她可能引发反弹,甚至上街抗议,当局不敢冒这个险。   她以个人名义出行,法律上不好直接定罪,大陆国台办也表态,邀请台湾同胞是出于民族大义,没什么好指摘的,这话一出,等于给她的行程加了层保障。   洪秀柱这趟北京行,底气从哪来?不是因为她当过国民党主席,也不是靠谁罩着她,而是她对民族历史的坚持。   她一直说,抗战胜利是两岸共同的记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贡献不容抹杀,近年大陆对抗战历史的叙述越来越公正,这让她觉得历史正在被正视。   反观岛内,有人想把抗战说成“终战”,甚至美化日本殖民时期,这种做法在她看来是对先烈的背叛。   她在返台后发文,呼吁大家放下意识形态的框框,让民众自由缅怀历史。   这种观点在岛内统派圈子里很受欢迎,新党主席吴成典、台大教授苑举正这些人,也都以类似方式参与活动,顶住压力。   说白了,洪秀柱这趟出行不只是她一个人的事,九三阅兵本身就是个大舞台,既展示军事力量,也传递历史记忆,国民党抗战老兵受邀观礼,也说明大陆在努力还原历史真相。   相比之下,民进党当局的反应有点进退两难:既要应付外部压力,又没法完全压住岛内的不同声音。   台湾青年联合会有人就批评,禁止民众缅怀抗战既无理又没人情味,完全忽略了台湾人在抗战中的贡献,比如李友邦那些抗日英雄。   这事在岛内民间的反响也很有意思,阅兵直播在台湾的网络平台上,播放量居然破了500万,很多人通过优兔实时看,远超预期,深绿媒体虽然也播,但评论区全是骂当局禁令的。   洪秀柱的勇气让不少中间派开始反思,所谓“反中”叙事是不是走得太远了,她在卢沟桥偶遇苑举正的画面,还成了个象征:统派力量在岛内正在凝聚。   国民党前立委郑丽文也说,这趟出行是为了和平,没必要被恶意解读。   洪秀柱一直强调和平来之不易,纪念胜利不是为了挑起仇恨,而是提醒大家要团结,国台办也回应说,这种活动是正义的,欢迎更多台湾人参与,如果岛内继续拿威胁回应,只会让民心越走越远。   反过来,如果能让历史记忆自由流动,或许能给台海局势加点稳定因素,洪秀柱在北京的每一步都在证明:一个人的民族担当,有时候比任何头衔都有力量。   台湾的未来,或许就在于能不能正视历史,找到认同和现实的平衡点。

0 阅读:2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