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来华4天3晚,终于批准把美方卡脖子技术卖给中国,中方的回应有些意味深长。当普

纸上点将 2025-09-11 19:35:55

普京来华4天3晚,终于批准把美方卡脖子技术卖给中国,中方的回应有些意味深长。当普京来华参加上合会议以及93阅兵时,俄副总理宣布已经准备好向中方提供宽体飞机零部件,其中的重点就是PD-35重型发动机。 中美科技摩擦自2018年起逐步升级,美国通过一系列措施限制中国高科技发展。先是针对芯片领域的出口管制,随后扩展到人工智能算法和训练模型,这些举措旨在遏制中国在核心领域的自主能力。航空工业作为高科技集大成者,自然成为重点目标。中国商用飞机项目如C919虽已进入商业运营阶段,但其核心零部件高度依赖国际供应链,特别是发动机系统主要采用通用电气与法国赛峰集团合资的LEAP-1C型号。 这种依赖性在中美关系紧张时暴露风险,美国商务部于2025年5月暂停相关出口许可,直接影响生产进度和交付数量。美国此举一方面维护本土波音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试图以此作为杠杆,迫使中国在稀土资源出口上做出让步。 稀土是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的关键原料,美国本土产业起步晚,需要巨额投资和至少十年时间才能形成完整链条,企业短期内难以承受亏损压力。中国在稀土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坚持管制政策以保障战略安全,同时加速本土发动机研发,如CJ-1000A项目已完成多项地面测试,油耗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俄罗斯继承苏联航空技术遗产,在发动机领域保有一定优势,但俄乌冲突以来,其经济面临西方全面制裁,出口收入锐减。两国经贸联系紧密,中国已成为俄罗斯能源和原材料主要买家,这种互补性推动双方深化合作。俄罗斯意识到,航空技术若被中国突破,将迅速贬值,因此选择在价值高峰期进行转让。 普京于2025年8月30日抵达中国,开启为期4天的访问行程,先赴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随后转往北京出席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这次访问签署多项经济协议,包括长期悬而未决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该管道年输气量可达500亿立方米,对俄罗斯缓解财政压力至关重要。天然气合作换取技术输出,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务实交换的原则。美国在航空领域的限制措施,反而加速了中俄在这一领域的接近。 普京访华期间,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在9月6日莫斯科新闻会上公开表示,俄罗斯已准备好向中国宽体飞机项目供应关键零部件,包括基于MS-21经验的复合材料机翼和重型发动机。重点是PD-35燃气发生器衍生型号,推力达到26吨,适用于军用运输机如最新款伊尔-96系列。这种发动机采用大涵道比设计,风扇直径超过3米,热效率较高,适合宽体商用飞机需求。 中国宽体项目如C929正处于设计优化阶段,PD-35的引入可作为过渡方案,减少对西方技术的依赖。曼图罗夫强调,这项供应基于俄罗斯在MS-21项目中的技术积累,复合材料机翼能显著降低飞机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普京批准这项交易,标志着中俄航空合作进入新阶段,此前两国在CR929联合项目中曾因技术分歧分道扬镳,但当前地缘形势变化促使俄罗斯调整姿态。 访华首日,普京在天津峰会与多国领导人讨论区域安全与经济协作,上合组织框架下强调反对单边主义,这与美国航空制裁形成鲜明对比。次日转赴北京,阅兵活动展示中国军事现代化成果,普京作为主要嘉宾出席,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 曼图罗夫的声明正值特朗普威胁切断对华航空发动机供应之际,俄罗斯的表态被视为及时回应。PD-35发动机虽源于军用,但民用潜力巨大,其推力指标对标国际主流产品,如罗尔斯·罗伊斯Trent系列。中国商飞公司对这项提议持谨慎态度,回应称是否采用取决于自身生产计划和需求评估。这句话虽简短,却反映出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愿将核心技术完全寄托于外部援助。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总经理切梅佐夫早在8月21日就表示,可根据需求提供PD-14、PD-8和PD-35系列发动机,但PD-35研发需2至3年完成,并非即时可用。 普京访华第三天,双方回顾航空合作历史,中俄曾共同推进CR929项目,但2023年因分歧暂停。当前俄罗斯面临西方复合材料断供,PD-35进度落后中国本土长江-2000发动机,后者已突破耐温极限,油耗降低7%。 曼图罗夫重申供应意愿,旨在通过技术输出换取市场份额和资金支持。中国在评估中强调自主研发优先,PD-35可缩短试验周期,但不会取代本土项目。普京批准的协议包括能源和技术两方面,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正式通气后,年收入将达数百亿美元,对俄罗斯航空产业注入活力。这项交易缓解了中国在发动机领域的短期焦虑,避免美国单方面中断供应带来的停滞风险。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