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孙连仲率高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大军走到邯

沈言论世界 2025-09-11 17:39:08

1945年10月,孙连仲率高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大军走到邯郸、磁县一带,被我军围阻。我军发起平汉战役后,军区参谋长李达冒险穿过火线,亲自到高树勋军营面谈,高树勋深受感动,终于下定决心,率领新8军在马头镇正式宣布起义。   高树勋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可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他是西北军出身,早年跟着冯玉祥,后来虽然被蒋介石收编,但一直不受待见。装备、补给都比中央军差一截,这种受排挤的经历让他对蒋介石集团心存不满。   而且高树勋和共产党早就有些交集,1939年7月,他的部队在山东宁家寨被日伪军包围,还是八路军冀鲁边区司令员肖华带队救了他。这种在战场上结下的情谊,恐怕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   平汉战役是10月下旬打响的。刘伯承和邓公指挥的晋冀鲁豫军区部队虽然人少装备差,但战术运用得当。他们先是诱敌深入,让国民党军不知不觉进了预设战场,然后形成包围圈。   此时,高树勋处境颇为微妙。他本无意卷入内战,却被推至前线。其部队已断粮,北上攻邯郸或南撤新乡皆不可行,且与第40军、第30军的联络亦中断。   就在这个时候,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李达做了一件特别冒险的事情——他亲自穿过火线,到高树勋的军营里和他面谈。这种大胆的行动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刻分析,最终打动了高树勋。   10月30日,高树勋在马头镇正式宣布起义,发表通电反对内战,主张和平。这件事的影响立竿见影——新8军退出战斗后,国民党军的部署出现了大缺口,军心动摇。   刘邓大军乘势由阻击转为追击,最终取得了平汉战役的胜利,还俘虏了第40军军长马法五。毛泽东和朱德专门发来贺电,赞扬高树勋“反对内战,主张和平”的举动。   更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后来还提出要开展“高树勋运动”,号召更多国民党官兵站到人民一边。这个运动效果显著,解放战争期间一共有近170万国民党军队起义或投诚。   高树勋起义后,他的部队被改编为民主建国军,他本人也由邓公、薄一波介绍,在1945年11月13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河北省副省长等职务。不过后来他的经历也有些波折,邓小平在1989年曾坦言“后来我们对高树勋处理不公道”。   但总体上,高树勋的起义选择是正确的,毛主席1953年见到他时还说:“树勋同志,你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我们的大忙,党和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你的。”   回过头来看,高树勋起义这件事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上的巨大成功。它展示了共产党争取人心的能力,也暴露了国民党内部的分裂和不得人心。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个人选择往往能影响整个局势的走向,高树勋的选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之所以能做出这个选择,既有个人的思想觉悟,也有现实处境的影响,还有共产党统战工作的努力。 素材来源:高树勋:“飞虎将军”的传奇人生 2025-08-11 11:46·天津和平

0 阅读:83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