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改变台湾称呼后,美国印太司令警告,大陆收台可能性增300%。 帕帕罗在讲话中直言,大陆这些年军演频率高,装备持续升级,不再是演习,而是像在排练实战,他提到“雷霆海峡2025A”,解放军舰队在台湾东面展开演练,飞机低空飞行,封锁和登陆场景都排得很细,这让人觉得统一行动已经在倒计时。 当下台湾半导体供应吃重,如果一旦停摆,全球电子产业就会断链,美国GDP可能掉10%,汽车、手机价格飞涨,一大批人丢工作,帕帕罗直接给出后果,甚至可能几十万人陷入绝境,医疗系统压力撑不住。 他还强调一个外部变量,就是俄罗斯,如果莫斯科决定介入,把装备送到大陆港口,再搞联合训练,那对美国来说几乎要打多线仗,欧洲和亚太两头都难兼顾,情报也显示,俄罗斯对台海并非旁观,而是想在这里牵制美国,降低欧洲方向的压力。 美国的传统盟友问题也越来越多,日本和韩国不愿再完全依赖美方的承诺,一旦局势紧了,核研发的门槛不高,东京和首尔都有可能自保,而帕帕罗虽然呼吁国会加钱,但美国政治环境里党派撕扯,最后通过的预算都不足以支撑印太布局。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和盟友之间的信任,他把全世界树敌,农产品被中国加税,美国农场主的货堆在仓库,叫苦不迭。 中国动作迅速,基础设施推进快,统一的呼声得到更多支持,美国的打压没让中国弱下来,反而让中国加速点燃内部团结,这也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掌控力被稀释,日本、韩国、欧盟都选择绕开美国谈合作。 2024年4月,中国宣布对美大豆和波音产品加征关税,美国企业成本马上抬升,特朗普在5月的记者会上承认压力大,美国股市跟着下滑,中美虽然在日内瓦展开谈判,但进展迟缓,双方互换提案,却迟迟没有定论。 6月,日本首相到美国,想加防务投资,韩国也忙着买导弹强化部署,几乎与此同时,欧盟与亚洲国家签协议,独立性更强,再不完全跟着美国走。 美国国会到了7月还在为印太预算吵来吵去,批下的钱依旧有限,9月帕帕罗拉开战略推演,关岛基地训练紧张,同时中国大陆阅兵举行,台北的民调反而显示对统一的接受度在提升。 不过,从特朗普第二任政策来看,台湾依旧是一个交易筹码,美国仍保持模糊战略,不明确说会不会出兵,而大陆态度没有变化,和平统一是既定目标,但也不会坐等,美国的压力推动了进程。 接下来,台湾在演习和采购上动作频繁,可再大的准备,面对大陆巡航和演练,都是被动。 这就是现实对比,美国司令口中的300%风险,看似是吓人,其实反映了他们的真实焦虑,中国统一步伐不会被谁阻挡,美国再多的打压只会加速这个过程。
馆长:台湾人自认为国民党是亲中,所以大陆人特别喜欢国民党,才反对民进党的。其实大
【65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