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陈布雷的女儿女婿被捕,蒋介石找陈布雷谈话,询问他对此事的想法。陈布雷说:“如果他们真是共党,那就杀了吧!” 但谁能想到,此话竟暗含深意。陈布雷的女儿陈琏在和丈夫袁永熙结婚一个月之后,就被国民党特务以“通共”的罪名逮捕。 陈布雷出生于浙江慈溪一个书香门第,早年投身报业,凭借犀利评论赢得声誉。他于1927年加入国民党,逐步成为蒋介石身边的重要幕僚,担任过侍从室第二处主任等职,负责起草大量文电。陈布雷一生清廉,生活简朴,却深陷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中。 他的家庭背景复杂,第一任妻子杨品仙在生下女儿陈琏后因难产去世,此后他续弦王允默,生下更多子女。陈琏从小由外祖母抚养,到六岁才回归父亲身边。陈布雷对子女教育严格,禁止他们涉足政治,以免卷入纷争。 但社会动荡让年轻一代难以置身事外,陈琏在求学过程中接触进步思想,最终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她瞒着父亲,继续学业,并在西南联合大学结识袁永熙,两人志同道合,都倾向于共产主义理念。1947年初,陈琏与袁永熙结婚,新婚仅一个月,国民党特务以涉嫌通共为由逮捕夫妇二人。这起事件发生在北平,夫妇被解送南京关押。 逮捕事件源于国民党内部对共产党的严密监控。当时,国民党怀疑内部有间谍渗透,开始大规模排查。陈琏夫妇在北平的住所被突击搜查,特务发现一些可疑文件,如民主青年同盟章程等材料,虽非铁证,却足以作为逮捕依据。袁永熙时任北平市民政局科长,陈琏在贝满女子中学任教,两人表面生活正常,实际从事地下情报收集。 逮捕后,他们被分开关押,面对审讯保持沉默。国民党保密局试图从他们口中获取更多线索,但因证据不足,无法立即定罪。这件事迅速上报高层,陈布雷作为父亲,自然得知消息。他时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职位敏感,女儿的涉嫌通共让他陷入尴尬境地。 国民党内部一些人借此攻击陈布雷,质疑他的忠诚度。陈布雷表面保持冷静,实际内心备受煎熬。他预料蒋介石会介入此事,因为蒋一向重视陈布雷的效忠。 蒋介石生性多疑,对陈布雷的表态格外留意。他派毛人凤前来探询陈布雷的态度。陈布雷的回应是,若女儿夫妇确系共党,任凭处置。这番话表面显示忠诚,实际蕴含玄机。因为国民党并无确凿证据,仅凭零星线索就处决一位元老的女儿,会引发党内不满,损害蒋介石的声誉。蒋介石权衡后,决定以证据不足为由释放陈琏夫妇,但加强监视。 这不仅保全了陈布雷的面子,也避免了国民党内部人心动荡。陈布雷通过这种方式,巧妙保护了女儿,同时维持了自己的立场。事件反映出国民党高层在处理内部矛盾时的谨慎态度,避免因小失大。陈琏夫妇出狱后,留在南京,利用周边关系继续地下活动。 随着国民党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陈布雷对当局的失望日益加深。他目睹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敛财行为,却因长期效忠,无法脱身。1948年,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陈布雷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他在日记中记录了对时局的忧虑,感到无力回天。 女儿事件加剧了他的内心冲突,虽然他保护了陈琏,但这也让他在党内备受质疑。陈布雷最终选择自杀,作为对国民党变质的控诉,也意在避免进一步牵连家人。他的死震惊国民党高层,蒋介石追授他“当代完人”称号,但这无法掩盖党内问题的深刻性。陈琏夫妇则继续他们的道路,直至1949年南京解放。
苏军究竟是怎样对待日本战俘的?曾经有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这么说的:“上级通知说要押
【205评论】【1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