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军舰,真的成功“挑衅”我们了吗?很多人看到外舰穿越台海,就觉得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9-10 15:41:02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军舰,真的成功“挑衅”我们了吗?很多人看到外舰穿越台海,就觉得我们又被“自由航行”了。错了!真相是,他们从头到尾,都在我们海空兵力的“死亡凝视”之下。这根本不是挑衅,这是一次被全程押送的“公开游街”。 加拿大海军的“魁北克市”号护卫舰是哈利法克斯级中的一员,船体编号FFH 332。它从1988年12月在魁北克省劳宗造船厂开工建造,到1991年5月下水,再到1994年7月正式服役,整个过程体现了加拿大海军对多功能舰艇的追求。 这艘舰以魁北克市命名,是海军中唯一全用法语运作的作战单位,基地在哈利法克斯的大西洋舰队。标准排水量约4800吨,全长134米多,动力系统结合燃气轮机和柴油机,最高航速30节,续航力9500海里。主要武器包括57毫米舰炮、鱼雷发射管和反舰导弹,还能搭载一架反潜直升机。 服役初期,它参加了1995年北约在挪威海域的联合演练,那次行动聚焦反潜任务。1998年,它投入搜寻坠机残骸的工作,展示了多用途能力。进入新世纪,2005年它支援墨西哥湾灾区救援,提供医疗和物资援助。近年来,2025年它转向印太地区,参与国际协作航行,并在菲律宾经济区执行自由航行演习,测试舰载系统。 澳大利亚海军的“布里斯班”号驱逐舰属于霍巴特级,编号DDG 41,以昆士兰首府命名。2007年订购,2014年初在南澳大利亚船厂开工,2016年12月下水,2018年10月入役。 基地设在悉尼的东部舰队,排水量7000吨,全长147米,航速超28节,18节时续航超5000海里。核心装备是宙斯盾系统,包括相控阵雷达、电子战装置和垂直发射单元,能发射巡航导弹和防空导弹,外加5英寸舰炮、鱼雷管和一架反潜直升机。 服役后,2019年它在美国加州海域进行系统验证,确认作战效能。2021年,在菲律宾海加入联合训练,发射模拟导弹。2024年底,它首次试射远程巡航导弹,标志技术升级。2025年,它融入英国航母编队在印太的部署,与多国海军协作,强化区域存在。 这两艘舰艇的背景显示出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海军的战略布局。“魁北克市”号从大西洋转向印太,体现了加拿大对亚太事务的介入意图,而“布里斯班”号的宙斯盾系统则突出澳大利亚在南太平洋的防御重点。 它们的历史任务多为联合演练和救援,但近年来越来越多涉及敏感水域航行,这反映了盟国间的协调机制。加拿大海军强调多语言运作,以适应国内多样性,而澳大利亚则注重先进雷达集成,提升舰队生存率。这些细节说明,两舰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更大联盟的一部分,旨在维持所谓印太平衡。 9月6日上午,这两艘舰从南中国海进入台湾海峡,引发各方关注。公开航迹数据显示,它们保持队形北上,但很快面临解放军海空力量的响应。福建泉州基地派出至少两架武直-10武装直升机,以1500米低空起飞,直奔舰艇前方航线,进行迎头监视。 这种直升机配备攻击武器,执行任务时强调压迫性警告,表明任何异常举动都可能引发回应。同时,一艘中国海警船从侧翼接近,协同管控,外舰全程处在火力覆盖下。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实施全程跟监警戒,确保每一步都在掌控中。台军未有公开动作,保持低调。 整个过程不是简单通过,而是严格押送。武直-10的低空监视结合海警船的贴近跟随,形成多层包围网。外舰官兵可能感受到压力,但继续航行。解放军还派出战机伴飞,覆盖从南端到北端的数小时路径。这种行动凸显在台湾海峡的主导地位,外舰虽名义上自由航行,实际受限,无法改变现实力量对比。 东部战区当晚发布通告,确认对两舰实施全程跟踪警戒,并采取处置措施,强调维护国家主权。通告指责此类航行制造麻烦,增加风险,但解放军有效应对,保持局势稳定。加拿大方面回应称这是例行操作,支持印太和平。澳大利亚国防部表示航行符合国际法,舰艇未改变路线,继续部署。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