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背父投敌,害自己全家被杀,刘备为啥还费心招揽,封他五虎将? 最近看三国,被个矛盾点戳中了:马超坑爹坑到全家灭门,抛妻弃子毫无底线,刘备却硬给他封了“五虎上将”。这是收买人心还是真惜才? 一、马超的“黑历史”:古人看了都摇头 先给不了解的朋友划重点。马超的“坑”,在当时堪称“教科书级翻车”: 第一桩:为反曹,把亲爹推进火坑。211年,曹操假意召马腾入朝当卫尉(相当于中央警卫团长),明升暗降想削他兵权。马超倒好,压根没通知老爹,直接联合韩遂扯旗反曹。曹操被激怒,下令诛杀马腾全家200多口,连刚出生的小孙子都没放过。 后来马超投奔张鲁,日子也没消停。听说刘备要入川,他偷偷摸摸准备跳槽,走得急到把留在张鲁那儿的妻儿全扔下。等他跑到刘备这儿,老婆孩子早被张鲁杀了。 搁古代,“不忠不孝”是顶流罪名。《三国志》作者陈寿直接骂他“阻戎负勇,以覆其族”,和吕布一个评价;民间更恨,有谚语说“马超背父,不如犬子”。 可就是这么个“劣迹斑斑”的人,刘备为啥还当宝? 二、刘备的算盘:五虎将背后,全是生存智慧 要是光看道德,刘备早该把马超拒之门外。但人家是政治家,算的是“大利益账”。这五个细节,道破玄机: 1. 成都城下,他是“不战而胜”的核武器 刘备打刘璋,打了三年都没拿下。这时候马超带着西凉骑兵来了!《三国志》里写:“超至未一旬而成都溃。”啥概念?马超的部队刚到成都城下,守城的士兵一看“神威天将军”来了,十天不到就投降了。 为啥?马超在西凉那是“战神”级别的存在。西凉兵凶悍,羌人认他当大哥,成都人早听过他“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威名。 2. 曹操的“一生之敌”,是刘备的“战略威慑” 曹操一辈子最怕谁?不是刘备,不是孙权,是马超。当年潼关之战,马超追得曹操割须弃袍,差点丢了性命。曹操多次感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 刘备收了马超,等于在西北给曹操埋了颗雷。后来诸葛亮北伐,还特意打“马超牌”——写信给羌人首领,提马超当年的威名,羌人立马倒戈帮忙。 3. 羌胡的“精神领袖”,是刘备的“边疆通行证” 马超的祖上是东汉名将马援,他在西凉混了这么多年,羌人、胡人都认他。史书记载,马超当年在凉州,羌人部落首领带着牛羊、美女来投,喊他“都督”。 刘备要争霸天下,不能只守着益州。有了马超这块“活招牌”,他就能名正言顺拉拢西北势力。后来南中叛乱,马超虽然没亲自去,但他的威名还在,当地羌人不敢轻易造次。 4. 给够面子,夺走里子:权力制衡的妙招 刘备封马超为“骠骑将军”,地位跟关羽、张飞并列,看着风光,实则没实权。马超手里的兵,早被他拆得七零八落;想参与决策?门儿都没有。 有个细节特有意思:马超刚归顺时,仗着自己辈分高(马援是东汉开国功臣),见了刘备直呼“玄德”,结果被诸葛亮偷偷提醒:“主公是主,你是臣,得改口叫‘陛下’。”马超当场吓出冷汗,从此夹着尾巴做人。 5. 政治正确:给天下人看“蜀汉有容乃大” 刘备要称帝,得讲“正统”。马超是汉朝伏波将军之后,血统上占优势。封他五虎将,等于告诉天下人:“不管你以前多能作妖,只要肯投诚,蜀汉都给你机会。” 招个有争议但有本事的人,既能证明自己“不拘一格”,又能震慑其他潜在对手——“你看,连马超这种人都用了,你们还不赶紧来?” 三、历史的余味: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马超的结局挺唏嘘:封了高官,没了兵权,每天战战兢兢,47岁就抑郁而终。但他的故事,恰恰戳破了“非黑即白”的历史观。 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为了生存做过狠事;刘备也不是“圣父”,招降他全是为了利益。可这场交易里,马超得到了容身之所,刘备得到了争霸资本——各取所需,何尝不是乱世里的生存智慧? 答案或许藏在刘备的选择里:真正的格局,不是揪着过去的错误不放,而是在底线之上,看到一个人能为当下和未来创造的价值。 马超的故事或许残酷,但历史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此——它从不简单评判“好人坏人”,而是教我们:在复杂的世界里,如何清醒地判断,如何务实地选择。
刘备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
【5评论】【4点赞】
梦魇
刘备抛妻弃子不是没干过!陆绩陆逊全族被孙家屠了照样给孙家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