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奸”石平本以为他使出浑身解数对日本摇尾巴,就能在日本站稳脚跟,结果自其参选以来,不断被日本民众喊话“滚出日本”,呼吁对其强制遣返,但中国可不是垃圾回收站! 石平,这个名字在日本的舆论场里早已不是什么陌生符号,而是像一颗刺眼的钉子,扎在中日关系的敏感点上。 他从中国到日本,抛弃了自己的根,改名“石平太郎”,靠着抹黑中国、讨好日本势力,试图在异国扎下脚跟,甚至在政坛上谋得一席之地。 然而,他低估了日本社会的复杂性,更高估了自己“投名状”的含金量,即便他使出浑身解数,频频在媒体上攻击中国,试图以“反华斗士”的身份赢得日本的认可。 2025年,他以日本维新会候选人的身份参选参议员,竞选口号喊得响亮,他鼓吹修改和平宪法、增强日本防卫力量、防范外国移民,句句踩在中国敏感点上。 试图用强硬的“反华”姿态讨好日本右翼选民,然而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日本民众的反应远非他期待的掌声,而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敌意。 在社交媒体上,石平滚出日本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普通网民的评论毫不留情:一个中国人,入了籍就真以为自己是日本人了? 更有甚者直言:这种人就是墙头草,哪边有利往哪边倒,日本不需要这种政客!这些声音,清晰地表明了日本社会对石平的真实态度。 他不是“自己人”,而是一个靠着出卖故国博取眼球的“外来者”。 日本民众的排斥并非空穴来风,石平的言行,早已超出了“批评中国”的范畴,变成了一种毫无底线的表演。 他在专栏里,公开支持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鼓吹日本发展核武器,这些言论看似迎合了日本的胃口,实则让许多普通日本人感到不安。 因为一个连自己的祖国都能如此恶毒攻击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未来为了利益再次“翻脸”? 日本社会虽然有排外情绪,但更忌讳的是没有忠诚度的“变色龙”,2017年,石平曾因嘲讽日本记者望月衣塑子,而被新潟县知事米山隆一公开斥责为“躲在日本骂中国,更丑陋”。 这句评价,精准点出了石平的尴尬处境,他的极端表演,不仅未能让他融入日本,反而让他成了一个被鄙视的“跳梁小丑”。 更讽刺的是,日本势力虽然乐于利用石平的言论,却从不真正信任他,他们需要他作为一个“前中国人”的道具,去佐证自己的政治议程。 但当他试图从评论员跃升为政客,触碰日本政治的核心圈子时,排斥立刻显现,日本维新会虽然提名他参选,但党内不少人私下质疑他。 这种态度,暴露了日本右翼对归化者的双重标准,可以用,但不能重用。 所以石平的参选,表面上是政治抱负的实现,实则是他被推到风口浪尖的一次“试水”,结果,民众的强烈反弹让他彻底暴露在聚光灯下,成为一个被双方厌弃的孤立者。 他低估了日本社会对“外来者”的根深蒂固的偏见,日本虽然在表面上是个现代化的国家,但在文化和政治层面,民族主义和排外情绪从未完全消退。 即便改了名字、学会了日式礼仪,也很难被视为“真正的日本人”,,石平或许以为,通过全盘拥抱日本文化,就能抹去自己的中国背景,但这恰恰是他的致命误判。 日本网民的评论中,反复出现“他终究是中国人”的字眼,这种标签化的偏见,让他无论如何表演,都无法真正融入。 移民和归化者越来越多,但民族主义的情绪也在各国悄然升温,石平试图通过抛弃中国身份来换取日本的接纳,却忽略了民族认同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命力。 他的反华言论,或许能在短期内为他赢得媒体的流量,但长远来看,只会让他成为一个没有根的漂泊者。 中国对他的制裁,冻结财产、列入黑名单,明确传达了一个信号:背叛者无路可退! 信源:人民日报——2025-09-09——《日本民众喊话石平“滚回中国”,但中国不是垃圾回收站》
石平最害怕的事情还是来了,不是中国拉黑,也不是账户冻结,而是日本这边
【211评论】【7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