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为什么非得带飞机,难道不能直接装满导弹吗?其实中国就是这么干的。有人说我们现在只有3艘航母,比美国的11艘少太多了,但问题不是造不出来,而是我们更清楚航母的真正意义。从某种角度看,055大驱不就相当于一艘装满导弹的“航母”吗? 最早的时候,航母可不是现在这副大块头模样,一战末期,各国海军就试着在船上放飞机,主要为了侦察敌情。英国人搞了个“百眼巨人”号,从商船改的,上面几架小飞机飞起来观察海面动静。到了二战,航母彻底变了样,日本人在珍珠港那次行动,用六艘航母派飞机从远处轰炸美军舰队,直接把战列舰时代给终结了。战后,美国人把航母当宝贝,建了核动力的大家伙,像尼米兹级,能带七十多架飞机,在全球海域转悠。航母的核心,就在于它是海上移动的机场,让飞机不用靠陆地,就能远距离作战。导弹再牛,也只是打一次就没了,飞机不一样,能飞出去执行任务,回来加油再上,功能多,从打空战到扔炸弹,还能反潜侦察啥的。 试想一下,要是航母不带飞机,直接塞满导弹,那不就跟导弹舰差不多吗?导弹射程远是远,但任务单一,反舰的就只能打船,防空的就拦截飞机,没法像飞机那样灵活切换。美国的F-35C舰载机,带油后能飞一千七百多公里,中途还能空中加油,继续干活。导弹打出去,任务结束,舰艇就得回去补给。飞机呢,只要不被干掉,就能反复用,作战持久力甩导弹几条街。苏联当年就试过在航母上装大量巡航导弹,但垂直起降飞机用处不大,结果航母没发挥出应有作用,后来苏联解体,那些舰艇也大多报废了。 中国其实早就在导弹舰上发力了。055型驱逐舰就是典型例子,它的排水量一万多吨,112个垂直发射单元,能装各种导弹。鹰击-18反舰导弹射程超四百公里,海红旗-9B防空导弹能拦两百公里外的目标,还有高超音速的鹰击-21,速度快到对手反应不过来。美国人甚至管055叫巡洋舰,因为火力密度高,综合能力强。比起美国的伯克级,055在吨位和导弹数量上都有优势,英国智库都说它性能超过美日驱逐舰。 从某种角度,055确实像一艘“导弹航母”,火力猛,防空反舰反潜全包,能在编队里当指挥舰,协调其他船的作战。 但话说回来,导弹舰再强,也取代不了航母。导弹打光了,舰艇就得撤,补给周期长。航母的飞机群能持续投射力量,一波接一波。拿中美对比,美国有11艘航母,到2025年可能降到10艘,因为老的尼米兹号要退役,新肯尼迪号延期。 中国现在有3艘:辽宁号、山东号和福建号,福建号用电磁弹射,技术更先进,能带更重的飞机。数量少,但不是造不出,而是战略需要不一样。美国是全球部署,到处插手,中国重点是近海防御和区域威慑。没必要跟美国比船多,关键是体系效率高。 中国海军的路子,是“航母+导弹舰”的混合打法。航母管空中优势,远程打击;055大驱负责区域防御,精确火力输出;再加陆基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射程一千五百公里以上,能锁定移动目标,让对手不敢靠近海岸。这套不对称优势,在局部冲突中特别管用。美国航母群再多,靠近中国海域也得掂量,东风系列和055的高速导弹,能从远距离威胁它们。成本上,航母贵得离谱,美国福特级超130亿刀,还不算飞机和护航舰。维护一天几百万,中国根据需求建,避免浪费。055虽然也贵,但比航母实惠多了,已服役8艘,还有在建,提升编队实力。 回顾历史,中国海军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航母,那时候司令员刘华清就推动过,但起步晚。90年代买了瓦良格号,改成辽宁号,2012年服役,打破零航母局面。接着山东号2019年入列,福建号2022年下水,2025年已服役。 这发展速度快,但不是盲目追赶。战略上,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海护航,航母是关键,但导弹舰是补充。像护航索马里海域,中国舰队就用驱逐舰和护卫舰为主,航母偶尔参与演习。 未来呢,中国可能建第四艘核动力航母,到2030年达6艘,但重点还是质量。海军总吨位已超300万吨,增速全球第一,盾舰就有46艘。 这不光是船多,而是体系完整。航母提供空中覆盖,导弹舰加固防线,潜艇隐蔽打击。比起美国全球霸权,中国更注重海洋权益保护,比如南海东海主权。双航母编队2025年穿越第二岛链演习,就展示了实力,让周边国家注意。 总的说,航母带飞机是因为那多功能和持久力无可替代,导弹舰如055是强力助手,但不是主角。中国清楚航母意义,选择适合自己的路:适度建航母,重在导弹技术和协同。海军不是为争霸,而是保家卫国,在海上竞争中占优势。
一个美国教授说了句大实话,台下掌声就没停过他说,两千年,我们中国,从没跨过
【1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