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急于和中国谈判,原因有几点 在2025年的国际经贸舞台上,美国频频抛出谈判橄榄枝,却透露出层层隐忧:关税大战升级后,经济链条出现裂痕,盟友渐趋疏远,中国有力回击如影随形,这场较量将走向何方? 中美经贸关系本是互补共赢的典范,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到如今深度融合全球供应链。可从2018年起,美国单方面发起贸易摩擦,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25%逐步推高。中国始终坚持对等原则,维护正当权益。进入2025年,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2月1日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对中国进口征收10%关税,3月4日升至20%。中国随之反制,3月10日对美国农业和能源产品加征10-15%关税。4月2日,美国称“解放日”,对几乎所有进口实施10%关税,中国4月4日回以34%关税,后升至84%和125%。美国则于4月9日将对华关税推至145%。这些举措直接推升全球贸易成本,美国平均关税率从年初2.5%飙至27%,后调整为18.6%。 美国这种急切求谈的姿态,根源在于多重压力叠加。中国反制直击美国软肋,农业出口锐减,中西部农场主收入下滑,制造业供应链中断,高科技企业原材料短缺。数据显示,关税相当于每户美国家庭多掏1300美元,消费者物价上涨,股市在4月公告后一度崩盘,第一季度GDP微降0.05%。企业界游说强烈,要求结束摩擦以稳生产。 国际信誉流失也是美国痛点。传统伙伴如欧盟、日本、韩国对美关税表达不满,转而加强与中国合作。3月30日,中日韩贸易部长会议重启,探讨自贸协定和供应链协作。加拿大和墨西哥在边境实施报复措施,延缓货物通关。美国试图通过谈判换取投资,但全球贸易再平衡让美国处境被动。 国内政策摇摆加剧美国困境。特朗普政府内部对关税策略意见分歧,一时高压一时和解,暴露决策混乱。5月12日日内瓦谈判后,双方同意降税:美国至30%,中国至10%,暂停90天。8月11日延长至11月10日,显示美国不愿全面脱钩,担心更大损失。 中国在摩擦中展现韧性,通过多元化出口和内需驱动,降低对美依赖。2025年前几个月,中国对欧盟和东盟贸易额超对美贸易,转口贸易缓冲冲击。中国不求战,但奉陪到底,谈则大门敞开。这种定力让美国认识到,单边主义行不通。 长远看,美国急谈反映其经济脆弱性。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团结国际力量维护多边规则。面对美方信号,中国重行动不重言辞,确保谈判平等互利。这不仅是经贸问题,更是关乎全球稳定的大局。
美国为什么急于和中国谈判,原因有几点 在2025年的国际经贸舞台上,美国频频抛
虎虎聊娱乐
2025-09-09 16:36:06
0
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