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际刑警法庭逮捕不了普京、也逮捕不了内塔尼亚胡,却能堂而皇之逮捕杜特尔特? 国际刑事法院作为全球处理战争罪、反人类罪的最后手段,从成立以来就面临执行难题,尤其针对现任或前任国家领导人。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逮捕令源于2023年3月17日ICC的决定,指控他在乌克兰冲突中非法转移儿童,这属于战争罪。 尽管124个成员国义务执行,但俄罗斯不是成员,普京继续国内活动和出访。2024年9月,他去蒙古参加活动,蒙古作为成员国却没抓人,ICC只发书面批评,没实际后果。 这反映出地缘政治压力,大国盟友不愿冒险。普京还访问中国、印度等非成员国,红毯迎接,毫无阻挡。蒙古事件后,普京回国主持会议,继续推动政策,显示ICC令对他的影响有限。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案子类似,2024年11月21日ICC发出逮捕令,指控加沙行动中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包括饥饿作为战争手段。 以色列非成员,政府拒绝承认。内塔尼亚胡2025年访问匈牙利,匈牙利是成员但忽略令,两人会晤交换文件。 西方国家提供援助,却不执行,美国公开反对ICC行动。2025年5月,以色列申请撤令未果,内塔尼亚胡继续指挥作战,空军投弹加沙。盟友支持和国家保护让他避开拘捕,ICC影响力受限。 相比之下,前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2025年3月11日被捕,缘于ICC对扫毒行动的反人类罪调查。 菲律宾2019年退出ICC,但调查覆盖2011至2019年,包括杜特尔特达沃市长时期和总统任内。官方数据6500多人死于行动,人权团体估30,000。 2025年2月10日ICC申请逮捕令,指控谋杀作为反人类罪。 杜特尔特下台后无权势,小马科斯政府合作,警方执行。3月12日移交海牙,初步听证3月14日,他否认指控。 确认指控听证9月23日,焦点扫毒细节。 为什么普京和内塔尼亚胡逃脱?ICC依赖成员国执行,非成员如俄以拒绝合作。普京令后,继续出访非签约国,蒙古不执行因能源依赖。 内塔尼亚胡2025年访美,美国反对ICC,讨论议题无拘捕。 大国影响力让成员国犹豫,政治代价高。杜特尔特案不同,菲律宾内部变动,小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分裂,2024年政治对立后,政府转向合作。 杜特尔特无现职保护,家族分裂,副总统萨拉批评但无力阻挡。 ICC选择性执法备受争议。普京案显示,非成员国难触及,2025年他仍阅兵,坦克列队。 内塔尼亚胡加沙行动持续,火箭发射烟雾升腾,他视察阵地。 杜特尔特拘留中,等判决,日常阅读文件。 批评者称ICC针对弱国,杜特尔特案是罕见胜利,但凸显双标。南非部长潘多尔指责ICC对普京发令快,对内塔尼亚胡慢。 菲律宾案推进因国内配合,2025年3月确认拘留。 执行差异源于国家地位。俄以有军事实力,盟友多,菲律宾依赖国际,内部更迭让合作可能。小马科斯确认飞机起飞,杜特尔特移交。 人权观察称这是反免责胜利,但需改革菲律宾警方。 ICC对杜特尔特案聚焦达沃死亡队,他被控创建并领导。 普京案限于儿童转移,内塔尼亚胡饥饿策略。 杜特尔特辩称行动合法,审判持续数月,证人描述现场。 全球反应分化。中国经贸协议推进,无影响。 美国制裁ICC,特朗普针对检察官。 杜特尔特支持者抗议,警方维持秩序。 ICC声誉受挑战,逮捕杜特尔特示威能力,但修复需时。 菲律宾案凸显国内政治作用,杜特尔特家族搜查否认。 普京内塔尼亚胡案,成员国如南非蒙古不执行,显示ICC弱点。 正义追求需平衡。杜特尔特案是步子,但普京内塔尼亚胡自由,质疑ICC公平。菲律宾受害者家属提交证据,寻求公道。 全球需加强合作,否则ICC成空谈。杜特尔特拘留中心,等待9月听证。 这案或激励更多起诉,但大国豁免仍问题。
国际刑事法院昨天正式宣布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案子,原定9月23日召开的听证会,
【2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