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巴菲特退休爆预言:“美日会更强大”!全球都在猜“咋不提中国”,没成想他直接

烟雨评社 2025-09-09 14:34:54

95岁巴菲特退休爆预言:“美日会更强大”!全球都在猜“咋不提中国”,没成想他直接预言中国崛起势不可当,将引领全球经济新时代,成为和美国一样强大的经济体,一场大变局正在悄然进行。 2025年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缓步走上舞台,在聚光灯下坐进了那个标志性的座位,这位传奇投资者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向全世界传达了一个预料之中却又令人心碎的消息:他将正式结束自己辉煌的投资生涯。 巴菲特在投资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眼光毒辣得很。他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从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变成如今市值超 6000 亿美元的商业巨头,靠的就是精准判断趋势。这次退休前的预言,自然不是随口说说。 他提到美日会更强大,并非没有依据。美国虽然这几年麻烦不少,债务高企、社会分裂,但科技实力依然雄厚,苹果、微软这些科技巨头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还在扩大,新能源领域的特斯拉也在引领电动汽车革命。 日本呢,在高端制造领域依旧保持优势,丰田的氢能源技术、索尼的芯片设计,还有那些藏在中小企业里的 “隐形冠军”,都在各自领域占据重要位置。 可为啥全球都揪着 “没提中国” 这件事不放,因为这些年中国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太扎眼了。就拿巴菲特最看重的实体经济来说,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小到螺丝钉,大到高铁、核电设备,都能造得又好又快。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了全球一半还多,比亚迪、蔚来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卖得火,还跑到欧洲、东南亚去抢市场。光伏产业更厉害,从硅料到组件,全球 70% 以上的产能都在中国手里,德国、美国想搞清洁能源,都得依赖中国的设备。 巴菲特显然没忽略这些变化。他在预言里特意强调,中国崛起是 “势不可当”,这话里藏着对中国经济韧性的认可。这几年,全球经济受疫情、地缘冲突影响波动不小,中国却能稳住阵脚。 2020 年,在主要经济体里率先实现正增长;2023 年,进出口总额突破 40 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从 “制造大国” 向 “智造大国” 转型。 5G 基站建了超过 300 万个,占全球一半以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连续几年位居世界第一;量子计算原型机 “九章” 实现算力突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前沿科技的潜力。 巴菲特看好中国,还因为中国有个巨大的市场。14 亿人口,4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光是国内消费就能撑起一片天。春节假期,旅游收入突破 6000 亿元;“双十一” 购物节,一天的成交额就能让国外商家咋舌。 这个市场不仅能消化本国的产品,还吸引着全球企业来分一杯羹。特斯拉在上海建超级工厂,苹果把更多生产线搬到中国,星巴克在中国开的门店比在美国还多,这些都说明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以前,中国更多是 “世界工厂”,现在正在成为 “世界市场” 和 “创新高地”。 “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十多年来,中欧班列开了一趟又一趟,把中国的商品运到欧洲,也把欧洲的红酒、奶粉带回中国。 雅万高铁在印尼通车,中老铁路连接起中国和老挝,这些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让中国的技术和标准走向世界。在数字货币、绿色能源这些新兴领域,中国提出的方案正被越来越多国家接受。 巴菲特说的 “大变局”,其实就藏在这些细节里。美国依然强大,但不再是唯一的中心;日本保持优势,却难以回到巅峰时期的影响力;而中国正在用自己的节奏,一步步站上全球经济的舞台中央。 这场变局不会一蹴而就,可能会有摩擦,会有挑战,但大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就像巴菲特在投资中常说的那样:“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在这场全球经济的浪潮里,中国正在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老爷子退休前的这番话,或许是在提醒全世界,别用老眼光看中国了。这个曾经被视为 “世界工厂” 的国家,正在用创新、韧性和庞大的市场,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篇章,也在悄然改变着全球经济的版图。 巴菲特终将离去,但他留下的思维方式、价值逻辑与判断模型,将继续影响几代投资者。面对中、美、日三国的不同发展路径,他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投资的终极问题:不是看谁当下最强,而是看谁最值得长期相信。 信源:中国网教育

0 阅读:270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