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与操作策略:科技股机遇与短线风险平衡
外围市场表现强劲,欧美股市全线上涨,纳指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大型科技股多数走高,芯片股以涨为主,中概股指数大涨2.12%,涨幅显著跑赢美股三大股指。
国内消息面相对平稳,核心动态是中芯国际并购重组方案落地,今日正式复牌。同时,美国政企界正加大AI应用的布局与落地力度,受此影响,以AI为代表的科技股今日行情有望升温。
从市场节奏来看,周一的上涨主要依托上周五的大涨势头,叠加周末利好消息及牛市预期的发酵;而今日早盘,则可借助外围市场集体上涨的利好继续推进。但需注意,周一开盘冲高后的跳水行情仍需警惕,且今日早盘压力大于昨日——连续两天个股普涨后,短线获利盘抛压已逐步累积。
对此,今日早盘需重点关注量能表现:
• 若直接冲高,必须有成交量配合,但又不能放量过快。像周一开盘10分钟放量超35%,这种过快的量能释放会导致资金接力不足,进而引发回落。理想状态是开盘10分钟放量幅度不超过20%,通过温和放量实现资金有序承接,为反弹筑牢基础,避免早盘跳水。
• 更需提防缩量上攻的情况,昨日午后已出现资金不愿追涨的迹象。
整体而言,我们对市场保持信心,但也需理性看待当前局面:上周经历三天大跌后,市场一致预期偏向慢牛,国家队资金也在刻意调控节奏,然而当前大股东减持行为较为频繁,因此不宜过于激进,尤其在连续上涨后,切勿冲动操作。短线操作的核心原则是,对强势品种应在回落时低吸,而非盲目追高;若为中长线思维,则无需每日紧盯盘面,毕竟市场从不缺波动,长期视角下无需过度纠结短期震荡。
此外,昨日大金融板块集体走弱拖累指数,导致指数未能大幅上涨。今日需思考:若大金融板块发力,是否会出现“指数上涨但赚钱效应回落”的情况?市场风格轮动本就难以预判,因此我们无需追着风口操作(避免陷入被动),而是通过平衡投资组合、兼顾不同风格,结合短中线配置,并灵活调整仓位来化解市场风险。
就个人操作而言,上周在三天大跌中逆势加仓的仓位已全部盈利,因仓位控制合理,当前心态稳定。短线层面暂无重大风险,后续计划在个股大涨时兑现利润,再寻找新的进场机会——滚动操作本身就是短线交易的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