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韦杰病逝,妻子主动将他名下豪车交还成都军区,军区很为难的回答道:这个

万象瞭望者 2025-09-08 22:57:29

1987 年韦杰病逝,妻子主动将他名下豪车交还成都军区,军区很为难的回答道:这个档次的车子交了,现在军区谁也没资格坐,不如家里留着用! 1987年春节刚过,301医院的病房里显得格外压抑。 成都军区原副司令韦杰,这位当年在朝鲜战场上调兵遣将、叱咤沙场的壮族将军,如今只能静静躺在病床上,病体羸弱。 大年初四这天,天色阴沉,北风带着寒气。 韦杰的妻子郭毅虽然自己还没从感冒里缓过来,嗓子沙哑、脚步发虚,但还是坚持拎着个小包赶到医院。 她推开病房的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老伴消瘦到几乎脱形的身子。 脸色惨白,双颊凹陷,整个人像被病魔抽去了所有血肉,只剩下一双清醒却疲惫的眼睛。 郭毅眼眶一热,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俯下身,把他的手紧紧攥在掌心。 韦杰已几乎说不出话来,喉咙只能发出微弱的气声。 他努力抬了抬手指,反复做着比划的动作,想要交代些什么。 2月3日在北京离世,生命定格在73岁。 他走后,夫人郭毅没有沉湎于悲伤,而是立刻开始了一场特殊的“交接”。 她拿着那辆奔驰250的车钥匙,直接找到了成都军区。 接待的军官一看,面露难色。 这车规格太高,是1985年中央军委为方便将军去301医院治病特配的,整个军区都找不到第二位够格的干部来接手。 军官好心劝说郭毅留用,但她态度坚决。 韦杰将军一生的清廉,其实早在少年时代就已埋下根子。 那时,他还是桂西北山里的一个壮族孩子,家里清苦。 长征途中,他和战友们啃过皮带、挖过草根,硬是熬了过来。 后来,他在朝鲜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回国后又成了共和国的中将。 但不管职位多高,他的性子始终朴实。 担任成都军区副司令时,他家的家具多年没换,饭桌上的菜也和普通士兵没什么两样。他从不因职务给老家争一点便利。 郭毅在丈夫身边几十年,耳濡目染,也养成了同样的准则。将军去世后不久,她主动联系总政,提出要退掉那套四百多平米的北京大房子。她直言:“人少住这么大,浪费。”随后,她又把孩子们叫到一起开了个家庭会,明确说:车是组织因公配的,人没了,就该还回去。 孩子们都记得父亲生前的严厉——哪怕是顺路,也绝不许坐公车。 大家听到母亲的话,没有人反对。 于是,郭毅不但交回了奔驰,还把那辆老伏尔加一并上交。 她在军区办公室签字时,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格外清晰。钥匙被收进抽屉的一瞬间,她心里反倒觉得轻松,像是了了一桩心事。 接着,她又把丈夫留下的那点积蓄和几件带有纪念意义的军用品一并交给了组织。 之后,她搬进了一套普通小屋,过起极为简朴的日子。她什么事都自己操持,谢绝了各种“特殊照顾”。 虽然生活简单,她的心却一直惦记着广西老家。 她常说,丈夫生前最看重的就是清白,如今自己这么做,也是替他守住最后的底线。 从那以后,她出门一律挤公交。有人见她年纪大了想让座,她总摆摆手笑着说:“我身体还硬朗,不用让。”几乎没人知道,这位挤公交的老人,曾是中将的夫人。 更没人知道,她手里曾握过豪车的钥匙,却始终认定一个道理——公家的东西,就该完完整整地还给公家。 信源: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韦杰中将

0 阅读:2

猜你喜欢

万象瞭望者

万象瞭望者

瞭望万象,把握社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