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

小张主张 2025-09-08 22:38:11

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不光他信,就连老百姓都翘首以盼,甚至当地媒体都天天吹“这是立陶宛的黄金机遇”。可谁能想到,这饼画得越大,最后摔得越惨。   四年多前,立陶宛政府意气风发地打出“台湾牌”,允许台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   彼时,政客们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台湾将帮助立陶宛建设半导体产业链,计划五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带来数万个高薪岗位,甚至让立陶宛成为“欧洲的硅谷”,这些承诺让不少立陶宛民众和企业充满了期待。   然而四年过去了,立陶宛人等来的不是高科技工厂和就业繁荣,而是一地鸡毛,立陶宛科技巨头Teltonika被誉为该国的“晶片国家队”,原计划与台湾地区合作在维尔纽斯投资35亿欧元建设半导体工厂,但近期宣布暂停这一合作计划。   原因很现实:立陶宛电力供应短缺,到2027年前都无法解决,工业用地获取也困难重重,这个本该在2028年建成10座工厂的项目,不仅可能带来6000个月薪1万欧元的高薪岗位,还能影响数十亿欧元的GDP产出,如今却只能被迫中止。   更令人唏嘘的是,立陶宛议会议长绍柳斯·斯克韦尔内利斯最近公开承认,与台湾的合作结果“远远低于预期”。   他在接受当地电台采访时坦言:“(台湾方面)当初的宣传很大,预期也很高,现在我们本应该在立陶宛有五家芯片工厂,在经济合作上实现巨大突破……但我们什么都没看到”。他不得不承认,这对台的“过度乐观”是一种“冒险行为”。   事实上,这场失败的冒险不仅让立陶宛错过了潜在的投资和就业机会,更已经让其付出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代价,因为其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行径,中立关系遭遇困难,中国采取了必要的反制措施。   立陶宛对华出口大幅下降,其中2022年暴跌78.3%,2023年木材产业几乎陷入停滞,牛肉、奶酪等主要商品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农民被迫低价抛售产品,甚至出现“倒牛奶”抗议,一些国际企业因担忧中国市场报复,也纷纷撤离立陶宛,导致该国直接损失数亿欧元投资。   立陶宛新政府似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帕卢茨卡斯表示立陶宛允许台当局以“台湾”之名开设代表处是“重大外交错误”,并寻求与大陆“恢复关系”。   但中方的态度很明确:立陶宛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行径是导致中立关系遭遇困难的根本原因,希望立方重新回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道路上来。   立陶宛的经历无疑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在国际关系中,任何企图挑战他国主权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而对于立陶宛来说,要真正走出困境,就必须正视自身错误,用实际行动重新赢回中国的信任。   立陶宛的这场“芯”碎之旅,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吧。

0 阅读:174

猜你喜欢

小张主张

小张主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