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贺子珍遗体在上海火化,邓小平得知后,亲自打破一个常规。1984年,贺子珍住院身体情况一直不见好转。医生和护士判断她时日不多,只好将此情况汇报给上级,邓小平听说后,却打破了组织上多年内的一个常规。1984年4月,75岁的贺子珍在上海病逝,因为她的身份特别,所以对于她的葬礼,所有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其女儿李敏觉得不如就让母亲就地在上海火化,但是组织却觉得这个决定非常的不妥。 因为贺子珍虽然在解放后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作为,但是在革命中,她可是实打实的一个“铁娘子”。 在1925年,贺子珍刚刚15岁之时,她就加入了共青团。 18岁的时候,贺子珍就跟随她的哥哥来到了井冈山,开始正式的革命事业,这个年龄别人还是娇气的女娃娃,她却已经开始带着一队人马开始打仗了。 “巾帼英雄”这样的词语配她也是绰绰有余。 在参加革命的过程中,毛主席对贺子珍非常欣赏,二人结为了夫妻。 贺子珍和主席成为夫妻后,并没有停下打仗的脚步,这期间她虽然多次怀孕,但这段时间只生下李敏这一个女儿。 生下女儿没多久,她又加入了战斗,在与敌军斗争的过程中,她中弹多处。 身上满是伤痕,和贺子珍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也是毛主席最艰难的时光,因为当时又有蒋介石的“围剿”,还有苏共的分歧。 贺子珍也深知主席的苦难,每天也在出谋划策地陪伴在主席的身边。 不过,随着贺子珍的旧伤复发,她只能带着毛岸青等三个孩子去了苏联,在此段时间内,贺子珍一个人照顾孩子,很是辛苦。 1947年贺子珍回到国内,她选择在上海居住,因为身体的原因,这段时间的她已经没有多余的心思再去参与革命。 也就是从此时开始,贺子珍这个名字出现得越来越少,以至于很多人快要将其遗忘了。 转眼间,主席离世,得知此消息的贺子珍难受不已,在这之后她的身体也更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1984年,也就是主席离世的第八年,贺子珍也病倒了。 得知母亲病倒的李敏夫妇也不知该如何处理贺子珍的后事,但是毛主席当时有个家规,就是一切事宜从简处理。 所以这才又了李敏想着要不就简单一些,将母亲在上海火化了算了。 但是,组织上觉得这么对待一个老革命并不合适。所以就干脆上报了中央,邓公听到贺子珍去世的消息,也是倍感悲伤。 于是他决定打破常规,将贺子珍的骨灰放在“一室”。 这个邓公所说的一室,其实就是八宝山公墓的一号家,这里本来应该是安放党的领导人的地方。 但是邓公觉得贺子珍的情况很特别,在抗战中骁勇善战,也为革命事业付出很多,同时还与领导人关系不一般,所以享受这样的待遇很正常。 而且邓公还要求,所有领导都给贺子珍献上花圈,也表示对其的重视,确实这么勇敢且伟大的女性就应该受到如此待遇。 参考资料: 光明日报:邓小平亲定贺子珍葬礼规格
1959年李敏想将母亲接到北京生活,毛主席无奈拒绝:李讷都18岁了“爸爸,我得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