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中国大陆为什么一再强调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而国民党的基调却是从

经略简料 2025-09-08 11:33:31

蔡正元:中国大陆为什么一再强调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而国民党的基调却是从1937年开始的,根本原因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关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到底从哪年算起,这事儿一直没个定论。有人说是1931年,有人说是1937年。 听上去好像只是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但你要是往深了想,这背后可全是关于历史记忆和话语权的较量。 这根本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一场关于谁才是抗战功臣的“隐形战争”。 把时间拨回1931年,那声炮响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九一八事变”可不是什么小摩擦,而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略,它暴露了日本吞并亚洲的野心。 许多人甚至觉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声枪响,正是由此开启。 当时执政的国民政府,一开始搞的是“攘外必先安内”,对日军的入侵选择了不抵抗。结果呢?短短几个月,东北三省就丢了。 可即便土地已然沦陷,反抗的火种却从未断绝。东北的普通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东北抗日联军更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跟日本人硬磕了十多年。 杨靖宇、赵尚志这些英雄,就是在冰天雪地里用生命谱写了抵抗的诗篇。 与国民政府的犹豫不决形成鲜明对比,彼时力量尚微弱的中国共产党,于事变发生后旋即发声,振臂高呼,号召全国民众奋起反抗,展现出非凡的果敢与担当。 他们很早就意识到,这会是一场持久战,并积极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在“西安事变”后促成了全民族团结抗敌的局面。 所以,坚持14年抗战的说法,不只是拉长了时间,更是对那些早期牺牲的英雄和自发抵抗的人民一种迟来的承认。 为何有人执意将抗日战争起始点定在1937年的“七七事变”?这其中的原因,着实引人深思,是另有考量,还是观念差异使然?这表象背后,实则暗藏着一番精心的盘算。 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在悄无声息间,已有种种考量与谋划暗自铺陈开来。作为当时的执政党,国民党渴望突出自身在正面战场的主导位置。毕竟从1937年开始,他们投入了大量军队,打了好几场惨烈的大会战。 通过把起点定在1937年,就能顺理成章地把自己塑造成抗战的中流砥柱,把抗战的主要功劳揽到自己身上。 然而,倘若如此行事,所引发的问题可就不容小觑了。这般做法极有可能衍生出一系列严重状况,实不可轻易为之。 如此一来,1931 到 1937 整整六年的血泪过往,便被一笔抹除。东北军民的浴血奋战被忽略了,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早期努力也被淡化了。说白了,这般对历史的切割,就是一种片面且有选择的解读。 追根溯源,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全体中国人民以坚韧不拔之意志、以血肉之躯铸就而成。他们在战火中无畏前行,用生命与热血,为胜利铺就了坚实道路。 正面战场于抗战举足轻重,而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战场亦功不可没。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创建根据地,牵制了海量日军,成为夺取战争胜利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那些说敌后武装“游而不击”的说法,完全是歪曲历史。 之所以说这场战争伟大,是因它最终凝聚起中华民族强大的抗战精神。纠结于是8年还是14年,其实是把一个复杂宏大的历史问题简单化了。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记住每一个为这个国家流过血的英雄,无论他们属于哪个党派,也无论他们是在战争的哪个阶段牺牲的。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为什么说“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0 阅读:0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