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的国民党,不但不表态支持洪秀柱,还与洪秀柱做了切割,扬言洪秀柱来大陆参加93

经略简料 2025-09-08 11:33:30

可恨的国民党,不但不表态支持洪秀柱,还与洪秀柱做了切割,扬言洪秀柱来大陆参加93大阅兵,是洪秀柱个人行为,不做过多的评价,这样的国民党还有什么前途可言,他们考虑到了国民党一党的私利,而不能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考虑问题。 这简直是个悖论。一个曾经领导整个民族浴血奋战并取得胜利的政党,如今却对纪念这场伟大胜利的活动怕得要死,噤若寒蝉。 洪秀柱以个人身份踏上北京,出席93大阅兵,她的身影就像一面棱镜,瞬间折射出国民党在“历史包袱”与“选票枷锁”双重挤压下的狼狈与迷茫。 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结构性困境? 国民党最核心的历史遗产——抗战的领导权,本该是荣耀的勋章。可吊诡的是,在今天的台湾,这枚勋章却成了可能招来“亲中”指控的政治负资产。洪秀柱试图唤醒的那个“中华民族共同记忆”,恰恰是国民党高层避之不及的敏感词。 民进党早就布好了天罗地网,用“卖台”的标签将任何与大陆相关的历史叙事彻底污名化。于是,国民党高层,包括时任党主席的朱立伦,选择了最“安全”的一招:切割。 他们急忙撇清,强调洪秀柱此行纯属“个人行为”,与党无关。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外包,把一段可能“污染”选情的历史,暂时丢给个人去扛。 这暴露了他们的短视,面对历史机遇,他们看到的不是契机,而是甩不掉的包袱。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选举焦虑症”。 为了选票,国民党在两岸路线上长期奉行一种“模糊美学”,玩着“模糊太极”,试图在深蓝和浅蓝、中间选民之间左右逢源。这种首鼠两端的策略,在洪秀柱这样立场鲜明的“试金石”面前,瞬间就失灵了。 高层的冷漠回避,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历史,而是源于精密的算计。他们既怕得罪深蓝的基本盘,更怕“亲中”的大帽子会吓跑中间选民。 所以,他们一边想抓着“九二共识”的招牌,另一边又对“一中同表”、和平协议这类实质性议题怕得要命。 洪秀柱的直球,无论是参加阅兵,还是她力推的主张,都像一束强光,打碎了这种刻意维持的模糊。 国民党被迫表态,而他们的选择,是牺牲掉原则鲜明的个体,来保全整个党的战略模糊。这种做法,不仅伤透了支持者的心,也让外界彻底看清了其“软骨病”的本质。 洪秀柱个人的担当,与国民党这个政党的集体失能,形成了无比讽刺的对比。她明知前路是岛内排山倒海的抨击,却依旧选择前往,这背后是一种对历史和民族的责任感。 她那句“为身为中国人感到骄傲”,映衬着党内高层的沉默,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孤独。 其实,这种对内的排挤和倾轧并非首次。从之前的“换柱事件”,到党内选举的围攻,都反映出这个政党对不同声音,特别是对坚定统派路线的忌惮与排斥。 内部的山头主义耗尽了凝聚力,让他们在面对重大历史议题时,首先考虑的不是民族大义,而是内部派系的权力平衡。 当一个政党连自己最光辉的历史都不敢大声承认,当它把选票看得比民族情感和核心价值还重,它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引领未来的资格。 洪秀柱的背影,照见的不仅是她个人的孤独,更是一个百年大党在历史十字路口前的彷徨与衰败。 如果再不能挺直脊梁,找回自己的灵魂,等待它的,恐怕只会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 (信息来源:中国网--洪秀柱:观礼九三阅兵,感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