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9月3日,北京,2小孩想看阅兵,没想到,他们没去现场,也没在家看电视,而

韫晓生 2025-09-07 19:41:03

[微风]9月3日,北京,2小孩想看阅兵,没想到,他们没去现场,也没在家看电视,而是直接爬上自家屋顶,10年来3次屋顶仰望阅兵战机,从懵懂到自豪,从4岁到14岁,三次阅兵都被家长记录了下来,她坦言:此举是要告诫孩子们,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年代,只是生活在和平国家,希望他们日后成为国家栋梁!   (信源:大象新闻——小哥俩十年三次屋顶仰望阅兵战机,从懵懂到自豪)   北京胡同里的老屋顶上,两个半大的小子正往房檐边挪。哥哥踩着瓦片,弟弟扶着他的腰,俩人眼睛盯着东边的天空,手里的手机镜头早早就架好了——这是他们第三次在屋顶等阅兵的战机飞过。   十年前,也是这个屋顶。赵女士把两个 4 岁的娃娃抱上来,抗战胜利 70 周年的战机编队 “嗡嗡” 掠过,俩娃指着天上喊 “小鸟!好大的小鸟!”   她蹲在旁边,把孩子肉乎乎的小手往战机方向转:“那不是鸟,是咱们国家的飞机,能保护咱们呢。” 相机 “咔嚓” 一声,拍下他们仰着脑袋、流着口水的傻样。   2019 年国庆那天,屋顶的木梯换了新的。8 岁的俩娃自己爬上来,校服领口还别着红领巾。   战机飞过时,哥哥突然拽着弟弟的胳膊喊:“我以后要开这个!” 弟弟扒着房脊笑:“那我当飞行员,你当机械师,咱搭档!” 赵女士举着手机录像,镜头里的云彩飘得慢,孩子的声音脆得像风铃。   今年抗战胜利 80 周年,俩娃已经比妈妈还高了。提前半小时就搬了垫子上屋顶,还不忘给刚会跑的两个妹妹递小凳子——2015 年时妹妹们还没出生,2019 年朵朵(化名)妹妹才敢扶着梯子站,如今甜甜(化名)妹妹也能跟着喊 “飞机!”   太阳把瓦片晒得发烫,哥哥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扣在妹妹头上。   “来了!” 表哥突然指着天。战机编队拖着彩烟飞过,比十年前的更整齐,声音也更沉稳。俩娃没像小时候那样蹦,就并肩站着,手机镜头稳稳跟着战机移动。   网友们看了这组照片,都在夸这妈妈会教。有人说:“比报十个爱国教育班都管用,孩子亲眼见的,比啥都记得牢。”   还有人想起自己小时候:“我爸当年带我在操场看战机,现在我带儿子去,这就是传承吧。”   其实教育这事儿,真不用讲大道理。赵女士没逼他们背课文,就用三次屋顶观礼,让抽象的 “爱国” 变成了看得见的飞机、摸得到的自豪。   妹妹们的加入更有意思。朵朵第一次上屋顶时才 2 岁,攥着块饼干对着天啃,飞机飞过时吓得往妈妈怀里钻;现在 10 岁了,能指着战机跟妹妹说 “那是预警机,相当于空中指挥家”。   甜甜今年 6 岁,看完非要画飞机,彩笔涂的机身歪歪扭扭,却在旁边画了个五角星,说 “这样飞机就知道要保护谁了”。   战机飞远了,哥哥把妹妹们抱下屋顶。赵女士看着他们的背影,突然想起十年前抱着他们时,俩娃的手还抓不住她的手指,现在却能稳稳地托住妹妹的脚。   时间过得真快啊,快得像战机划过天空的痕迹,却又在孩子心里刻下了那么多东西。   网友说得对,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看见真实的世界——看见飞机一年比一年强,看见自己一年比一年懂事,看见国家的样子,慢慢长成能为国家添砖加瓦的人。   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过这样 “刻在心里” 的瞬间?要是有娃了,会带他们看这样的风景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知道,爱国这颗种子,从来都是在看得见的时光里,悄悄发芽的。

0 阅读:27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