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立陶宛国防部公开证实了:美国正式通知将大幅削减对其军事援助,部分项目甚至直接“清零”。这记闷棍打得维尔纽斯措手不及,也让整个东欧神经紧绷。 说起来,立陶宛这些年为了跟美国绑在一起,真是没少下本钱。这个人口不到 300 万、国土面积刚过 6.5 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中间,总觉得地缘安全悬在嗓子眼。为了让美国放心,他们把军费比例提到了 GDP 的 2% 以上,在北约里都算 “优等生”,这两年更是一口气砸了 20 亿欧元买美国武器,从 “海玛斯” 火箭炮到 “黑鹰” 直升机,恨不得把国防装备全换成美式标签。就在今年 7 月,立陶宛防长还跑到五角大楼拍胸脯,说要把军费提到 GDP 的 6%,那股子 “紧跟大哥” 的劲头,谁看了都得说句实在。可万万没想到,刚表完忠心没俩月,美国就来了这么一下。 被砍的援助里,“第 333 节” 计划和 “波罗的海安全倡议” 是重头戏。前者是美国给全球盟友输血的重要项目,光资金池就超过 10 亿美元,欧洲之前拿了将近三成;后者更直接,2020 年专门为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设立,去年国会刚批了 2.28 亿美元,用来建军事设施、搞军队训练,说白了就是帮他们在俄罗斯边境搭 “防火墙”。现在美国一句话,这些项目要么停摆要么缩水,立陶宛刚启动的军用通讯升级、反无人机系统采购,全都卡在半道上,就像盖到一半的房子突然没了建材,不上不下地悬着。 美国这边倒是说得冠冕堂皇,说是为了让欧洲 “承担更多防务责任”。自从特朗普今年重返白宫,“美国优先” 的调子就没断过,1 月刚上任就签了行政令,要重新评估所有对外援助,说白了就是不想再当 “冤大头”。五角大楼的官员更直白,说美国要把精力转到亚太和自家边境,欧洲的事 “该自己做作业了”。可这话听在立陶宛耳朵里,就跟被泼了冷水似的 —— 当初为了配合美国,他们在国际上没少出头,甚至不惜得罪邻居,现在需要撑腰的时候,大哥却要转身走人。 这事儿不光让立陶宛慌,整个东欧都炸了锅。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这两个波罗的海兄弟自不必说,连波兰、捷克这些国家都坐不住了。大家都是靠着美国的援助撑着国防底气,现在立陶宛这个 “模范生” 都被砍了援助,谁知道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有欧洲外交官私下说,上周收到消息时,好多国家的国防官员连夜开会,翻箱倒柜算自家项目还能撑多久,生怕美国的 “削减名单” 上还有自己的名字。北约内部更是人心惶惶,毕竟有些援助是通过北约渠道发的,美国一撤资,整个联盟的安全架构都得晃一晃。 更让小国们无奈的是,美国的心思早就不在欧洲了。从五角大楼新出的战略草案能看出,“印太”、“南部边境” 成了重点,东欧被贴上了 “外援依赖症” 的标签,成了要被 “戒断” 的对象。立陶宛之前花大价钱买的美式装备,后续维护、人员培训都得靠美国支持,现在援助一断,这些先进武器搞不好就成了 “摆设”。他们想找欧盟帮忙,可欧洲各国自己也有难处,法国、德国虽然嘴上说要 “加强欧洲防务”,真要掏出真金白银填这个窟窿,恐怕没那么容易。 如今,这记闷棍打醒的不仅仅是立陶宛,它让整个欧洲都看清了,美国的 “保护” 从来不是免费的午餐,一旦战略重心转移,所谓的 “盟友情谊” 说淡就淡。对那些夹在大国中间的小国来说,这或许是个教训:安全这事儿,终究得靠自己多做打算,未雨绸缪,总比指望别人施舍要强......
立陶宛被美军断供现在连基地电费都付不起9月5日,立国防部亲口承认:美
【157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