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议员两次呼唤金正恩,金正恩理都不理,韩方自我安慰:意义重大。 最近,一件在国际场合发生的事情引起了大家的关注。9 月 3 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上,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碰面了。 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见面,禹元植和金正恩上一次见面还是在 2018 年呢。当时,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和金正恩举行会谈,禹元植作为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党鞭出席了会谈后的晚餐会,并与金正恩有过交谈。所以这次禹元植见到金正恩后,就像见到了久未谋面的 “老朋友” 一样,主动说道 “我们时隔 7 年再次见面”。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金正恩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个字 “是”。就这一个字,让现场的气氛似乎都有点凝固了。禹元植可能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回应,不过他可能也不好再说什么。 这件事很快就在韩国的舆论场上引发了热议。很多韩国网民都对金正恩的这个回应表示不满,有人说他 “无礼”,也有人觉得禹元植有点 “自讨没趣”。 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场景,在半岛历史上并不罕见。2018年朝韩首脑会晤前,韩国也曾经历类似尴尬:当时文在寅政府为示诚意,主动拆除边境扩音器,朝方却直到会晤前一周才确认金正恩参会。更讽刺的是,此次预备会议结束后,朝鲜官方通讯社朝中社的报道仅用一句话带过:“南方代表团来访,双方就无关紧要事项交换意见。” 韩国民间的反应则更为现实。首尔街头,市民对会议的关注度远低于同期上映的韩剧;釜山港的渔民们更关心“今年鱿鱼捕捞配额是否会受影响”;就连一向热衷政治话题的大学教授们,也在研讨会上直言:“没有实质性议题的会议,喊再多名字也没用。” 当韩方议员在板门店的寒风中两次呼唤金正恩时,这场闹剧般的会议早已注定结局。朝方用沉默传递的信号,比任何口头回应都更清晰——在半岛问题上,实力与诚意缺一不可,单方面的热情,终究换不来对等的尊重。 但韩国国会议长室却回应说,这次互动是 “在合适场合展现的友好姿态”。他们还表示,之前都预测两人可能难以会面,所以这次会面本身就具有重大意义。 其实,这次禹元植来参加活动也是有一些特殊情况的。本来收到邀请函的是韩国总统李在明,但他因为担心会引发美国不满,最终选择不出席,所以代表韩国的任务就落在了禹元植身上。谁能想到,这一次看似有机会改善韩朝关系的见面,最后是以这样一种简短的方式结束。不知道后续韩朝之间的关系会不会因为这次见面而有什么变化,大家都还在看着呢。
韩国议员两次呼唤金正恩,金正恩理都不理,韩方自我安慰:意义重大。 最近,一件
百日依山尽
2025-09-07 14:23:35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