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时常有看衰的声音,但杭州土地成交金额可观一直是业界共识,甚至在该领域,杭州享受到了成都才有的爽感:遥遥领先省内第二城,连零头都可以轻松碾压省内第二城。 杭州土地财政的“逆周期繁荣” 土拍长期排名全国前三是杭州的常态。以今年1-8月的土地成交金额来看,杭州以1379.4亿元占浙江省全省总量的64.2%,把宁波的166.9亿元远远甩开,是省内第三名金华117.3亿元的11倍以上,是省内垫底的衢州15.5亿元的近90倍。 可以说,浙江省内所有地级市的土地成交金额相加,也只比杭州的一半稍强一些,头部城市的财富效应稳稳显现。 虽然浙江各地的人口都在增加,但只有杭州的房地产市场保持良好状态。2020年至2023年,杭州累计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168万人,这些新杭州市民也迅速成了本地住房市场的主力需求群体。与之相比,浙江其他地级市增加的人口,并没有即时转化为楼市的消费力。不过,大多数重点城市房价大跌也不全是坏事,一些经济大省的房地产轻微崩盘,反而有利于外地人群体的生根落地。 浙江全省GDP增量的近四分之一为杭州贡献,经济集聚与土地收益相互强化,杭州将之最大化。土地收入的省内虹吸对区域产业布局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杭州凭借土地财政优势,正在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产业用地和基础设施,从而吸引优质项目落地。这种差距在人才吸引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杭州连续多年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一。 能和杭州掰手腕的,只有京沪蓉 在房价持续下跌的当下,还能卖出去大量的土地,说明其区域房地产市场还处于较为良性的态势。以浙江省内而言,除了杭州,其他地级市已经玩不动房地产,在全国范围来讲,也只有北京、上海,以及深圳、成都等少数城市还可以在房地产市场与杭州掰掰手腕。 杭州的底色还在于,将全国最强的“民营城投”滨江和绿城排除,杭州的土地出让金含金量更高,因为其他城市有大量的地方城投在操盘土拍,这不是收入,而是债务的倒手。在“国企拿地+品牌代建”模式近乎常态化,部分城市已经出现新房成交金额远低于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杭州的结构显然更优。 杭州的土地出让和人口增长还有多大的空间?据《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未来十年杭州还可增长200多万人口,这种迅猛的人口增长态势将为住房需求提供长期支撑。 杭州火热的土地行情并非没有隐忧,租金的持续下跌已经很能说明问题。资本的长期看好,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供应节奏的过快将导致未来库存压力的持续增加,一旦经济增长放缓、人口流入减缓,供需平衡将面临巨大压力。 杭州土地收入的“第一”光环背后风险在加大,甚至有观点提出,浙江以后的房地产市场趋势将和韩国类似,除了杭州的房价保持高位,其他城市的房价将开启长期而缓慢的下跌过程。
有人曾预言中国的房价有可能跌回2000年前后的水平。这话在当年听起来确实有些夸张
【31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