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本月”,美政府拟限制或禁止进口中国无人机和中重型车辆 美国又要故技重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设置贸易壁垒,打压中国企业。 9月5日,美国商务部网站贴出新闻稿,确认将就中国产无人机及4.5吨以上重型车辆启动232国家安全调查,并预计本月公布拟议规则。路透社当天追问细节,商务部官员拒绝透露更多内容。这份沉默让洛杉矶港的报关行最先感受到寒意——虽然港口公开费率暂未调整,但已有船公司要求中国货主额外提供保函,一条40尺货柜一旦滞港,每日滞箱费可能多付数十美元。 幕后推手是白宫的战术转换。8月29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刚裁定总统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的“对等关税”越权,特朗普团队随即把重心放回232条款——只要贴上“国家安全”标签,总统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联邦登记平台记录显示,商务部今年4月和7月已分别启动对重卡和无人机的232调查,但最终报告尚未公开。熟悉内情的律师透露,调查卷宗里引用的部分“威胁”描述,来自2019年国会听证笔录,当时5G网络尚未大规模商用。商务部在征求意见时,把“中国产无人机可能回传农田测绘数据”列为“不可接受风险”,却未公布实测流量。大疆北美公关总监Adam Lisberg把第三方安全审计摘要发到社交平台,强调美国用户数据默认留在美东AWS,中国政府无法获取。 根本动力藏在市场数字里。联邦航空局2025年8月简报显示,美国注册商用无人机约54万架;市场研究机构Skylogic估算,其中九成来自大疆。美国农业局联合会测算,一旦禁飞,得州棉农每英亩成本将上涨约18美元,全国年度损失可能超过11亿美元。重卡方面,中国整车只占美国年销量1.4%,但电池、电机、车载网关等关键零件渗透率超过三成。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模拟,若软件限制落地,美本土卡车厂商每辆成本至少增加1200美元,最终转嫁给物流公司和消费者。 留给中国企业的时间窗口正在缩小。深圳多家无人机企业证实,已评估把飞控CPU换成欧洲产、射频模组改用美国产的可行性,成本涨幅仍在核算。山东重汽8月底把1350套CKD散装件发往墨西哥工厂,再组装出口美国,物流周期拉长两周以上。洛杉矶港8月集装箱吞吐量环比下滑7.6%,港口执行董事归因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中国货主提前出货”。宁波海关给出的数据显示,9月1日至5日对美出口无人机货值同比增长41.2%,其中约七成订单要求在9月15日前到港——那正是华盛顿“本月出规则”的可能截止日。 法院、资本和选民三方拉扯,让这场“最快本月”的限制充满变数。农业州共和党参议员已私下致函商务部长,要求至少给农户一年过渡期,否则预算案投票可能投反对票。故事结局尚未落笔,但供应链的脚已经投票:抢闸的柜子最值钱,剩下的听天由命。 对此怎么看?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 2025-09-06 《美国拟推新规限制中国无人机与重型智能网联汽车进口》 新浪财经 2025-09-06 《“最快本月”,美政府拟限制或禁止进口中国无人机和中重型车辆》 联合早报中文网 2025-09-06 《美国拟限制进口中国无人机及重型车辆》
美国拿出一袋白色粉末,对中国下重手还发起一个前所未有抹黑指控美国司法部长帕梅
【308评论】【9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