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老师多了要分流。姐姐所在中学 4 张调令下来,她的名字在列。这是 “县管校聘” 在发力,学生少了编制要 “瘦身”,超编老师得重新找位置。 分流两条道。被动去乡镇学校填空缺,山路远离家远。主动考县城岗位,靠分数说话。华容县的规矩明明白白,先笔试考学科知识,再 “片段教学” 试讲,评委打分当场排顺序。姐姐教了十年书,带的班常年考前几名,选了后一条路。 考场像透明玻璃房。七星区纪检干部全程盯着,从资格审核到统分打分,录音录像全记录。忠县考场过两道安检,手机带不进去。姐姐把备课本翻得起毛边,上面记着 “后进生转化小窍门”,这些年攒的实战经验成了复习重点。 县城讲台成了香饽饽。会东县 12 名乡镇老师考进城,靠的是实打实的教学本事。这边姐姐熬夜刷题,那边刚毕业的师范生抱着题库冲刺。政策说要 “能者上”,讲台不养闲人。 下周出成绩。留县城还是去乡镇?考试分数和教学经验,该重哪个?
所以最后校长选了哪个凳子啊?
【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