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有6.94亿吨稀土,可供全球千年,要中方转让技术?前脚还在同中国谈稀土开发合作,后脚就把税锤抡到了链条上。 2025 年 1 月,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姜学斌向土方递交国书副本不到 24 小时,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长巴伊拉克塔尔便公开表态,希望与中国在稀土领域加强合作,并寻求技术转让。这一诉求的背后是土耳其境内已探明的 6.94 亿吨稀土资源。 按说,这些储量可满足全球千年需求。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数据指代的是矿石总量,若折算为工业常用的稀土氧化物,仅约 1218 万吨,且需经过复杂加工才能投入使用。 土耳其自身的稀土加工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能源部门计划每年处理 57 万吨矿石,从中提取 1 万吨稀土氧化物,这一产能规模与全球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25 年全球氧化镨钕需求预计达 11.97 万吨,供需缺口已显现,而土耳其当前的技术水平远无法支撑大规模提炼。中国在稀土加工领域占据全球 90% 的产能,且控制着钴、镍、锂等相关金属 50% 的加工能力,这使得土耳其不得不寻求与中国合作。 双方的合作洽谈曾取得初步进展,有中国企业表达了技术合作意向。但就在谈判推进过程中,土耳其突然调整了稀土产业链的关税政策。 尽管具体税率调整细节未完全公开,但其对稀土原矿及初级加工产品加征关税的举动,打破了此前的合作氛围。这一政策变化与土耳其加入 “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联盟的时间线高度重合,该联盟成员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旨在加强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以应对所谓 “供应链风险”。 巴伊拉克塔尔在公开场合曾明确表示,只有中国转让技术,土方才会推进深度合作,否则仅愿向中国供应原矿。这种态度背后,是土耳其希望摆脱对单一合作方的依赖,同时借助国际联盟提升议价能力。但中国 2024 年出台的《稀土管理条例》已对相关技术出口实施严格限制,核心加工技术的转让涉及战略安全,不会轻易松动。 目前,双方的合作仍处于僵持状态。中国企业对土耳其的关税政策调整保持观望,而土耳其在技术获取受阻后,开始尝试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接触。 但这些国家的稀土加工技术多依赖中国,难以提供替代性解决方案。这场围绕稀土资源与技术的博弈,不仅影响两国合作进程,也对全球稀土产业链的重构产生着微妙影响。土耳其如何平衡资源开发、技术获取与国际合作,将是决定其稀土产业未来走向的关键。
土耳其有6.94亿吨稀土,可供全球千年,要中方转让技术?前脚还在同中国谈稀土开发
百日依山尽
2025-09-05 17:22:38
0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