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阅兵之后,孙立人将军后人提出请求,希望能尽快把孙立人将军的棺木,运回家乡安葬

神秘符文启灵 2025-09-05 16:57:52

看完阅兵之后,孙立人将军后人提出请求,希望能尽快把孙立人将军的棺木,运回家乡安葬。 9月3日的北京,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恢弘场面还在人心头滚烫,有位特殊的来宾却带着一份沉甸甸的心愿,他是台湾代表人士、抗战名将孙立人的儿子孙天平。 这是他第二次来大陆参加抗战纪念活动,可比起阅兵带来的震撼,更让他牵挂的,是父亲孙立人那具35年未能入土的棺木。 看完阅兵后,孙天平直接提出请求,希望能尽快把父亲的棺木运回家乡安徽安葬,了却父亲“不葬大陆,棺不入土”的遗愿。 提起孙立人,稍微了解抗战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位将军当年有多勇猛,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打得日军落花流水。 仁安羌大捷里,他带着不足千人的兵力,硬是从数倍于己的日军手里救出了被困的七千多名英军,一战成名,连外国人都得竖大拇指。 可就是这样一位为国家流过血的抗日名将,在台湾去世前,他特意留下遗言,,这短短八个字,藏着一位老兵对故土最深的眷恋,生不能回故乡,死了也要等着魂归故里的那天。 可谁也没想到,这一等就是35年,孙立人的棺木至今还停放在台湾的私人墓园里,没能入土为安。 孙天平这些年没少为这事奔波,这次来大陆参加阅兵,亲眼看到祖国如今的强大,看到大家对先烈的缅怀,更坚定了他要完成父亲遗愿的想法。 在他眼里,父亲是抗日英雄,理应回到生他养他的安徽老家,跟故土、跟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团聚”,而不是在异乡的棺木里孤零零地待着。 这事儿听着让人心酸,不少老兵在台湾去世后,都没能回到大陆老家,就像孙立人一样,他们把对故乡的思念刻进骨子里,有的老兵临终前还攥着老家的泥土。 有的甚至没见过家乡最后一面,孙天平现在做的,不只是圆父亲一个心愿,更是在帮那些没能“回家”的抗战老兵,圆一个跨越海峡的乡愁梦。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迁棺木35年都没完成? 以前有人总爱拿这些事儿做文章,导致不少老兵的遗愿被搁置,而且孙立人将军的身份特殊,他既是抗日名将,又在台湾有过复杂的经历,牵一发而动全身。 想把棺木迁回大陆,需要两岸多方协调。 但这些年情况不一样了,两岸同胞对抗战历史的认知越来越统一,都知道那些抗日名将是民族的英雄,不该被遗忘。 就像这次阅兵,大陆特意邀请台湾代表人士参加,就是想让两岸同胞一起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孙天平这次敢公开提出迁棺请求,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支持他,越来越多的力量在推动这件事。 之前有位在台湾去世的抗战老兵,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葬回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跟当年一起打松山战役的战友葬在一起。 他的子女跑了好几年,两岸的志愿者也帮忙协调,最后终于在2020年把老人的骨灰送回了腾冲。 下葬那天,不少当地村民自发来送行,有人还带着自家种的花,说“英雄终于回家了”。 所以孙立人将军的遗愿,其实也是无数抗战老兵的心声,现在国家强大了,两岸交流也多了,是时候让这些英雄“回家”了。 孙天平说他们还在努力争取,这份坚持让人敬佩,他争的不只是一具棺木的安葬地,更是对父亲的孝心,对历史的尊重,对民族英雄的认可。 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孙立人将军的遗愿,迟早会实现,到那时候,安徽故里的土地上,会多一座英雄的墓碑。 信源:澎湃新闻——2025-09-04——《抗战名将孙立人后人,第二次参加阅兵观礼 孙立人是中国远征军主力之一的新一军的缔造者》

0 阅读:1248

评论列表

power

power

12
2025-09-05 21:50

愿英雄心愿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神秘符文启灵

神秘符文启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