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又宣布不再考虑加入北约 奥地利共和国总理克里斯蒂安·施托克尔表示,奥地利不打算改中立政策,更不会考虑加入北约。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从1955年就刻进宪法里的“老规矩”,宪法第9条写得明明白白:不加入任何军事同盟,外国军事基地也别想在奥地利落地。 当年10月26日,奥地利正式通过《中立宣言》,现在这天都成国庆日了,可见这事儿多重要。 二战结束后,美、英、法、苏四国对奥地利实施了长达十年的共同占领,直至1955年《奥地利国家条约》签订,苏联提出先决条件,即奥地利须成为永久中立国,方才应允从该国撤军。 所以奥地利的中立不是自己选的,是四国“硬塞”的生存策略,这跟瑞士可不一样,瑞士的中立是拿破仑战争后大家默认的,奥地利这是宪法里“锁死”的,连北约华约都不能沾边。 奥地利在俄乌冲突期间的中立立场显得务实,虽然该国不与俄罗斯接壤,但其80%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供应,同时作为内陆国,贸易也需通过邻国进行。 因此,奥地利在跟随欧盟制裁俄罗斯的同时,坚持不提供武器或派兵,外交部长沙伦贝格明确表示:中立不是当孤家寡人,而是通过外交斡旋解决问题,这一立场有其历史渊源,例如1995年波黑战争和2022年俄乌首次高层会谈时,奥地利都曾担任调解角色。 有人夸奥地利中立是“和平桥梁”,比如俄乌会谈选在维也纳,也有人嫌它“碍事”,比如北约觉得中立国应该当“桥梁”,不能当“墙”,但奥地利自己清楚,中立让它成了国际调停中心——从莫扎特到联合国机构,这牌子可不好丢。 奥地利国内对中立政策有过讨论,比如2022年俄乌冲突后执政党曾提出"弹性中立"构想,但遭到75%民众反对修宪,议会也未通过。 面对网络攻击、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作为中立国需要找到应对方案,同时欧盟防务与北约合作日益紧密,奥地利既要参与合作又需保持不结盟立场,在能源转型、气候危机等全球性议题上,中立国也面临"既要保持中立又必须参与"的平衡难题。 奥地利的中立政策源于历史经验,由宪法明确规定,它既是安全保障也是国家身份象征,从文化艺术到国际组织,这一立场帮助奥地利确立了独特国际地位。 但现在的世界,战争都“数字化”了,气候问题也全球连着,中立国得想新招数:既要守着“不加入军事同盟”的底线,又得在网络安全、气候合作这些新事上“灵活点”。 这种“老规矩新用法”,才是奥地利留给世界的真本事,不是死守旧章程,是活用老智慧应对新问题。
志愿军四任司令员,对整体战局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位?“1951年4月13日,飞机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