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斯洛伐克谈妥了。 9月4日中午,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微笑着与中方握手

老阿七说史 2025-09-05 10:38:01

中国和斯洛伐克谈妥了。 9月4日中午,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微笑着与中方握手合影,就是这个看似常规的外交画面,却在欧洲和美国砸出了一圈不小的涟漪,要知道,斯洛伐克不仅是今年唯一来华出席大型纪念活动的欧盟国家,还是唯一一个北约成员国。 这就有意思了,特朗普2025年重回白宫后,欧美对华政策再度收紧。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早在今年7月就明确表态“要重新校准对华经贸关系”,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也多次强调“中国挑战”。 可就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个中等体量的欧洲国家,斯洛伐克,却“单飞”北京。 不是德国,不是法国,更不是隔壁的波兰,而是斯洛伐克。 很多人可能对这个中欧国家不太熟悉,它人口不到550万,面积不到5万平方公里,但地理位置极其敏感,西接奥地利、捷克,北连波兰,东贴乌克兰,南邻匈牙利。 是名副其实的“欧洲心脏”,更是北约东部防线的重要一环。 菲佐这次来,表面是参加纪念活动,实则谈的是实打实的合作,中方通稿里写的是“密切高层交往,坚定支持彼此选择的发展道路”,这句“支持发展道路”在外交语言里分量很重,几乎等同于“尊重你的政治制度”。 而斯洛伐克这边的回应也很直白:“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加强各领域合作”。 注意,是“各领域”,斯洛伐克虽然不是大国,但工业底子不弱,曾是全球最大武器出口国之一(按人均计算),拥有成熟的军工、汽车制造产业。 中国则是新能源、基建、数字技术的输出大国。 双方如果能绕过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和美国的“去风险化”叙事悄悄合作,哪怕只是在民用科技、绿色能源这些领域,也足够让布鲁塞尔和华盛顿皱眉头。 更值得玩味的是时机,眼下,俄乌冲突仍在持续,特朗普虽重回白宫但对外政策反复不定,欧盟内部“战略自主”的呼声越来越高。 中东欧国家尤其焦虑,既怕被美国抛弃,又不愿完全依赖德法。 于是,有些国家开始悄悄“向东看”,匈牙利欧尔班政府一向如此,现在斯洛伐克菲佐政府似乎也在走类似路线。 去年菲佐重新上台后就表态“不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还暂停了对乌军援。 这次访华,更像是一次外交上的连贯动作,当然,斯洛伐克不太可能彻底倒向中国。 它仍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安全上依赖西方,但这次访问传递出一个信号,即便在美国强势施压的背景下,欧洲仍存在对华理性务实的声音。 中国显然抓住了这个机会,从央视网到澎湃新闻,中方媒体在报道中特意强调了“唯一”二字,唯一欧盟成员国、唯一北约成员国。 这不是随口一提,而是一种精准的外交叙事,所谓“西方铁板一块”不过是个神话,回过头看,这场会晤时间不长、阵仗不大,但隐喻很深。 它像一枚楔子,轻轻嵌入了中美欧三角关系的缝隙中。 或许短期内不会改变大局,但外交往往就是这样,一开始只是握个手,后来就成了转身的支点。 而国际格局的松动,往往就是从这些微小的转身开始的。

0 阅读:165

猜你喜欢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