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式坦克,标志着中国已经可以轻松拿捏俄罗斯,不用再考虑大规模坦克会战 据美国《Defence Blog》报道,中国首次集中展示了100式中型坦克及其底盘衍生平台,正式宣告一场装甲作战思维的转型:放弃大规模重型坦克集团,转向轻型化、模块化、任务导向的装甲力量结构。 这一变化不仅是对印、对台方向作战需求的反映,也意味着中国在整体战略上已彻底放下对中俄大规模陆战的戒备,重型坦克集团在解放军作战体系中的地位被重新定义。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坦克部队建设始终参考一个默认剧本:一旦中俄爆发陆战,必将是草原与冻土地带的大纵深、集团化、正面装甲会战。 然而,现实变化打破了这一框架。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对坦克的高损耗暴露出老旧陆战思维的脆弱,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现实参考——重型坦克即便上阵,也未必能主导战局。 而在战略层面,更深层次的变化正在发生。 俄罗斯在国际秩序中正不断下沉,对中国的依赖度持续攀升,不仅军事压力下降,其战备能力、资源动员、工业恢复力也出现结构性衰退。 这意味着,即使未来出现中俄关系的不确定因素,解放军也不再需要依赖上世纪重装冲锋逻辑去构想应对手段。 从技术路径上看,100式中型坦克以其中量级结构、高机动能力和复杂环境适应性,天生就不适合传统意义上的大纵深钢铁洪流式会战。 它的存在逻辑,更偏向于精确部署、复杂地形快速反应、小规模局部压制。 这种设计理念本身就已经完全走出了冷战的思维。 所以说,100式不是用来打旧仗的,它是为新时代的作战环境量身打造的。
100坦克的出现,让15式轻型坦克成了陆军“过气”最快的坦克,上一次还是阅兵的“
【64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