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军攻打越军炮台受阻,打了100多发炮弹,都攻不破,这时,一个炊事员找到了部队首长,说:“我知道这个炮台的弱点!” 1979年,南疆的群山被炮火熏得发黑,我军攻打越军一座暗堡时遇上了硬茬,那暗堡藏在陡峭的山壁下,用钢筋混凝土筑成。 炮兵连试射了不少炮弹,可暗堡就像嵌在山岩里的铁疙瘩,没受啥大损伤,这时候,炊事员何国安挑着两桶开水,从后方跌跌撞撞跑到前沿指挥所,冲着部队首长喊:“首长!我知道咋打这暗堡了!” 何国安那天本来是给前沿送开水的,到了阵地附近,想看看战友们的情况,越军的暗堡建得贼隐蔽,正面火力又猛,战士们几次想冲上去爆破,都被密集的机枪打了回来,不少人挂了彩,大家急得直咬牙。 何国安没急着走,他猫着腰,顺着战壕边的灌木丛慢慢往前挪,眼睛一直盯着那座暗堡,他发现,暗堡侧面有个不显眼的小通风口,而且每次机枪射击一阵后,通风口会冒出淡淡的烟。 更重要的是,他注意到暗堡右侧有段陡峭的岩石,机枪扫射时,那个角落像是个“死角”,子弹很难打到那儿。 他在炊事班干了好几年,知道炉灶通风不好火就烧不旺,这暗堡里的人也得透气啊!那通风口下面,十有八九连着暗堡的核心区域,而且从右侧的岩石死角摸过去,说不定能靠近暗堡,给爆破创造机会。 想到这些,何国安也顾不上送水了,撒腿就往指挥所跑,山路不好走,他脚下一滑,摔了个趔趄,手里的搪瓷缸子都掉地上了,但他爬起来接着跑。 到了指挥所,他喘得说不上整句话,指着地图上暗堡的位置,又拿手比划着通风口和右侧的岩石:“首长……看那儿……通风口……还有右边的死角……从那儿能摸过去,或者朝通风口打炮!” 首长盯着地图,又拿望远镜仔细观察何国安说的位置,果然发现了那个隐蔽的通风口,也看清了右侧岩石形成的射击死角。 首长立刻下令:一方面,让爆破组趁着火力掩护,从右侧岩石死角悄悄向暗堡运动,另一方面,调整炮兵火力,瞄准暗堡的通风口。 炮兵连迅速校准炮位,一枚炮弹拖着尾焰飞向暗堡的通风口,“轰”的一声巨响,暗堡里突然腾起大火,机枪声瞬间哑了。 与此同时,爆破组的战士也借着烟雾,冲到暗堡近处,把爆破筒塞进了暗堡的射击孔,又是几声连环爆炸,这座顽固的暗堡终于被摧毁了。 前沿阵地响起了欢呼声,战士们把何国安围起来,拍着他的肩膀直叫好,何国安憨厚地笑了,指了指远处的阵地:“快,我还得给大伙儿送水呢,水该凉了。” 说着,他又挑起那副扁担,朝着前沿阵地走去,阳光照在他沾满泥土的军装上,映出一个普通炊事员的不平凡模样。 主要信源:(解放军出版社——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例选编)
1979年,我军攻打越军炮台受阻,打了100多发炮弹,都攻不破,这时,一个炊事员
小张主张
2025-09-02 16:32:33
0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