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台当局变本加厉,不许夏立言、马英九参席93庆典,外交部定调统一。九三阅兵外宾悉数登场后,赖清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马上对着亲陆派政治公众人物下了禁足令,包括夏立言、马英九在内。 台当局近日对夏立言、马英九等人士下达了一道严厉的禁足令,明令禁止他们出席即将举行的九三庆典活动。 赖清德当局此前已对公职人员发出类似警告,如今将禁令范围扩大至这些颇具影响力的亲陆派政治人物,其态度之强硬、手段之直接,无疑是在两岸关系本已敏感的神经上又狠狠踩了一脚。这纸禁令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焦虑与算计? 外交部的声音此时显得格外清晰而坚定。在相关记者会上,发言人明确重申了台湾问题的核心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联大第2758号决议早已对此作出郑重确认。这并非简单的口号式表态,而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再次强调。 更引人注目的是,王毅外长在公开场合直接将台湾定位为“中国台湾省”,这一措辞的精准使用,如同在地图上清晰标示出不容置疑的归属坐标,其传递的信号分量十足。 这种毫不含糊的定调,与台当局的禁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个在历史和法理的高地上发声,一个却在狭隘的政治操弄中越陷越深。 当九三阅兵的外宾名单终于揭晓,北京的聚光灯下星光熠熠。二十六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名字赫然在列,众多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各国前政要也纷至沓来。这份名单本身就是一场无声的宣言,它向世界展示着谁在真正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名单中甚至包含了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特殊身份人士,他们的出现微妙地打破了某些刻板印象。 这些国际面孔的悉数登场,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重致敬,更是对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个中国原则的生动诠释。如此盛大的国际阵容,通过镜头传遍全球,赖清德当局在岛内自然看得真切,那份难以言说的焦灼感,恐怕早已在心头蔓延。 赖清德当局为何对九三庆典如此忌惮,甚至不惜动用行政手段筑起高墙?答案或许深藏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 九三庆典所纪念的,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赢得的伟大胜利,更是台湾光复的历史起点——“台湾光复源于抗战胜利”这段铁一般的历史,是任何政治操弄都无法抹去的印记。 台当局的禁令,仿佛是害怕这段被尘封的真相在庆典的庄重氛围中被重新唤醒、被大声说透。更深层的忧虑,恐怕在于庆典所象征的国家统一意志与民族复兴力量,这种磅礴气势与其奉行的“台独”路线形成了根本性的对立。 当北京以宏大的历史叙事凝聚人心、展现自信时,岛内某些政治势力却只能用禁令来筑起脆弱的堤坝,试图阻挡那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 岛内的政治风向似乎也在悄然变化。赖清德自诩“台独工作者”,其激进的“新两国论”不仅未能获得预期响应,反而接连遭遇挫败。此前被寄予厚望的“大罢免”行动,最终以国民党被提名的二十四名“立委”全数保住职位而惨淡收场,24:0的悬殊比分,被岛内舆论解读为“人民的选择”。 这场政治博弈的失利,如同一个清晰的信号,反映出赖清德当局在岛内根基的松动。更耐人寻味的是,一些曾经与其针锋相对的岛内媒体人,在罢免失败后开始公开谈论“赖清德时间不多”的话题,直指其圈子狭小、信任匮乏、能力存疑等执政软肋。 当外部压力与内部困局交织,赖清德当局对九三庆典的过度反应,或许正是其深层焦虑的一次集中爆发。岛内暗流涌动,未来走向,已然埋下诸多伏笔。
[微风]台当局变本加厉,不许夏立言、马英九参席93庆典,外交部定调统一。九三阅兵
士气沉沉
2025-09-02 13:39:00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