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让美国对台政策出现逆转,特朗普竟可能推动两岸和平统一?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强调,北京的“九三阅兵”亮剑必定让美西方“目光刺痛”,就是要让美国在台问题上“彻底放弃”,而在此局中,特朗普为美国利益,不排除以台湾做交易,让统一窗口显现。 阅兵即将到来,民进党前 “立委” 郭正亮却注意到,这场阅兵传递的信号格外清晰。不同于以往侧重历史纪念,这次展示的新型装备和实战化演练,让美西方真切感受到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有美国媒体报道,五角大楼内部很快就针对台海局势更新了评估报告,原本一些主张 “强化对台军事支持” 的声音,在阅兵展现的硬实力面前明显减弱。 熟悉美国政治运作的观察人士发现,特朗普团队早在当时美国制造业面临困境,不少企业渴望进入中国市场。而特朗普多次公开表示,希望通过经贸合作解决美国的经济问题。 这种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思维,让外界意识到,台湾问题在特朗普的决策天平上,很可能成为换取经贸利益的筹码。 事实上,美国长期在台海问题上采取模糊策略,一方面通过对台军售等方式制造牵制,另一方面又不愿彻底激化与中国的矛盾。但 “九三阅兵” 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中国用直观的方式证明,任何触碰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此后,美国国务院在涉台表态上明显收敛,不仅减少了公开的 “挺台” 言论,对台军售的规模和先进程度也有所控制。 中国的态度始终坦荡明确,无论是外交场合还是国际会议,都反复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始终保持着和平统一的最大诚意。这种 “硬实力打底、软实力铺路” 的做法,既让美国看到了底线,也让台湾民众认清了局势。 有数据显示,准备“九三阅兵”的期间,台湾地区支持 “维持现状” 和 “和平统一” 的民众比例明显上升,民进党炒作的 “抗中” 议题越来越缺乏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社会的立场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明确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联合国及多个国际组织多次重申,台湾地区没有主权国家地位。这种共识的形成,既是中国实力提升的结果,也源于国际社会对和平稳定发展的共同追求。 如今再看当年的局势,“九三阅兵” 不仅是一次实力的展示,更是一次战略的表态。当中国用一场阅兵式向世界展示捍卫主权的决心时,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都注定徒劳无功。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向是真心实意,还是权宜之计?民进党当局还能在“倚美谋独”的幻梦中支撑多久?而中国,又将如何用实力与智慧,书写民族复兴的历史篇章? 这些疑问,或许需要时间来回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中国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时,任何试图阻挡历史潮流的行为,都终将被时代抛弃。美国的政策调整源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而中国始终沿着既定的道路坚定前行。 对此,你们怎么看?
台评论员王世坚怒吼:赖清德搞“台独”让台湾人真没面子!九三阅兵现场,台湾网红
【3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