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女子在参观故宫时,突然说了一句让人震惊的话:“这大殿和我简直太般配了,等我成为了皇帝,也要建一座这样宏伟的宫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晁正坤出生在1950年代初,家境贫寒得几乎揭不开锅,她从小干农活、挑水、喂猪,没念几天书就辍学回家,可她脑子灵活,不甘心一辈子被困在田地里,她从亲戚那儿翻到一本破旧的中草药书,又托人学了点赤脚医生的手艺,慢慢就在村里站稳了脚跟,村民谁头疼脑热、胳膊扭伤,都愿意找她试试,她也乐于帮忙,口碑一点点积攒起来。 改革开放之后,电视机走进了农村,晁正坤第一次看到电视剧里的武则天时,眼睛几乎不带眨的盯着屏幕,那一袭绣金龙袍、威风凛凛的女皇形象像是点燃了她内心某个被压抑多年的东西,从那之后,她开始频繁提起“天命”“圣女”之类的词,还在屋里供起了香案,说是神明托梦要她“普渡众生”,她治病时不再单用草药,而是配上符水、念词,一套一套地搞得神秘兮兮,村民们见她“医术高明”,又有神秘光环,反而更信了她。 晁正坤开始给自己的这一套玩法起了个名字,叫“青华圣教”,她自称“圣女”,家里墙上贴满了红纸黄符,香火不断,有些村民甚至每月送米送面,说是“供奉圣母”,此时的她已经不再满足于治病救人,而是把自己当成了神的代言人,她组织村民聚会,让大家围坐念咒“通灵”,还让人按月“进贡”,在一些村民心中,她已经不是普通人,而是能与神沟通的“圣人”。 1986年去北京那次,晁正坤的“称帝梦”彻底成型,她不是去旅游,而是“考察皇城”,回来之后,她开始亲手缝制“龙袍”,找人刻木印章,甚至制作了上千张写着“正坤元年”的传单,她在家门口搭了个棚子,说是“朝堂”,还让信徒下跪行礼,模仿古代朝会的仪式,她宣布建立“大圣王朝”,头戴纸糊凤冠、身穿鲜艳袍服,仿佛真成了女皇。 她封身边的人为“丞相”“尚书”,还挑选了十几名男童,说是“纯阳之体”,能侍奉“神界”,这些孩子被安排住进她的“皇宫”,每日早晚参拜,不让随便出门,更离谱的是,一些孩子的家长竟然引以为傲,觉得这是祖上积德换来的“福气”,晁正坤的势力不断扩大,信徒最多时接近五百人,她让人分头去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散发传单,意图把“大圣王朝”的影响力带出山东。 她的“皇宫”其实就是一间普通农家小院,挂着红布、贴着“圣旨”,但在那些对外界了解极少的村民眼中,这就是神圣的场所,她每天坐在“宝座”上,听人汇报“政务”,还模仿古代皇帝批改“奏章”,搞得煞有其事,她坚信自己是“天命之人”,别人质疑她,她就说那是“妖孽作乱”,她的身边围绕着一群盲从者,奉她为“真主”,言听计从。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1988年夏天,晁正坤派出的两个信徒在潍坊火车站被联防队员盘查,包里翻出的旗帜和传单引起了警觉,公安顺藤摸瓜,很快查清了整个“大圣王朝”的组织架构,几天后,警方突袭晁正坤的“皇宫”,将她和核心成员一并抓获,当时晁正坤还身穿龙袍坐在“宝座”上,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场闹剧已经走到了尽头。 案件调查持续了半年,警方确认她以封建迷信为手段,组织非法集会,诈骗钱财,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1990年,晁正坤被潍坊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执行时间在当年春天,这场持续近两年的“女皇梦”,终于在法律的铁槌下画上句点。 晁正坤的故事听起来像一场荒唐的笑话,但背后却藏着那个时代深层次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城市在迅速变化,而乡村却仍然停留在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育资源匮乏,使得封建迷信依然在农村有着广泛的土壤,一些有点“本事”的人,靠着一张嘴和几本旧书,就能在村里呼风唤雨。 晁正坤之所以能“称帝”,不是因为她有多高明,而是因为她抓住了人们最脆弱的那一面,在生活艰难、命运无常的农村,很多人渴望一个“救世主”,哪怕这个“救世主”只是个普通农妇穿上了戏服,当科学尚未普及,当法律意识薄弱,“神迹”和“天命”就成了最容易让人相信的武器。 几十年过去了,晁正坤早已成为历史的一个注脚,但类似的迷信骗局依然没有完全消失,2024年,山东临沂又出现了打着“佛医堂”旗号的“夫妻大仙”,用“改命”“立堂口”来骗钱,依旧有人上当,晁正坤虽然不在了,但她代表的问题依然存在。 信息来源:临沂长安网《临沂“夫妻大仙”落网,警方寻受害人》
100年前,当西方发现中国仰韶彩陶只有7000多年、而西亚彩陶却有800
【40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