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年 11 月,淮海战役黄滩战场的硝烟还没散,国军中将王泽浚被解放军俘虏时,模样狼狈得让人认不出。 士兵大衣的屁股上撕了个大口子,棉絮露在外面,军帽早就跑丢了,头发上沾着泥土和草屑,一张脸被灰尘糊得黑乎乎,只剩一双大眼珠子瞪着,嘴里还在骂骂咧咧,一会儿骂蒋介石排挤地方部队,一会儿拍着大腿喊 “我是川军啊……”,那副落魄样子,早没了往日中将的威风。 王泽浚能坐上中将位置,离不开他的军阀家庭背景。他是四川西充人,父亲王缵绪是国民党川军的老牌将领,手里握着兵权。 作为家里的次子,他从小在军营里长大,听着军号声、枪声长大,十几岁就进了军事学校,毕业后直接跟着父亲在川军里混,靠着家庭关系和几分战场狠劲,一步步从基层军官升到了少将。 抗日战争爆发后,川军出川抗日,王泽浚时任第四四七旅旅长,带着部队从四川奔赴前线。那时候川军装备差,士兵穿的是草鞋,扛的是老旧步枪,却凭着一股 “保家卫国” 的劲往前冲。 1938 年武汉会战,他带着部队摸到安徽宿松县城,趁夜突袭日军据点,硬是把日军的交通线给切断了,还歼灭了几百个敌人。这一战让他在国民党军里出了名,报纸上都登了他的事迹。 1940 年襄河西岸阻击战,日军攻势凶猛,王泽浚手下的八个团打得只剩一半人,阵地几次被突破,他提着枪亲自上前线督战,喊着 “退一步就是亡国”,硬是把阵地守住了,没让日军跨过襄河。 1944 年长衡会战,他在湖南战场指挥部队跟日军拼了半个月,歼灭了三千多日军,名字也被列进了国民党抗战功臣名单,那段时间,他走到哪儿都被人叫 “抗日英雄”。 可没人知道,这位 “英雄” 背后藏着多少暴行。 早在 1936 年,他母亲生病,听信偏方说 “活人肝脏能治病”,就下令让手下抓了个平民,活生生取了肝脏,这事在川渝一带传开,老百姓提起他就害怕。 抗战期间,他为了补充兵力,到处强征壮丁,村里的年轻人只要被他的人盯上,就会被捆着押走,不少人家为了救儿子,卖了田地凑钱送礼,还是没能留住人。 更荒唐的是,他经常开着军用汽车在街上转悠,看到漂亮姑娘就直接拖上车,光天化日之下施暴,受害者不敢反抗,只能忍气吞声。 有一次,家里的佣人早起扫地,动静稍微大了点,吵到了他睡觉,他起床后二话不说,上前对着佣人肚子踹了几脚,佣人当场口吐鲜血,没一会儿就死了。 手下的僚属要是不听他的话,他掏枪就射,好几个中共地方干部都死在他手里。 1943 年鄂西会战,为了阻挡日军进攻,他竟然下令在泮水和虎渡西河决堤放水。 洪水冲毁了大片农田和村庄,数万老百姓没了家,只能逃荒要饭,不少人还被洪水淹死。从那以后,没人再叫他 “抗日英雄”,老百姓都骂他 “王屠夫”。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开始打内战,王泽浚的部队被整编。 他父亲原来的 29 集团军缩编为 44 军,他当了军长。 可蒋介石一直不信任川军这种地方部队,给 44 军的补给少得可怜,装备也都是别的部队淘汰下来的,到 1948 年,部队从原来的 34 个团缩减到只剩 4 个团,士兵们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淮海战役打响后,王泽浚带着 44 军在碾庄外围的黄滩布防。 解放军第六纵队发起进攻后,他的部队根本顶不住,前黄滩阵地很快就丢了,只能退到后黄滩。 眼看要全军覆没,他烧毁了机密文件,把弹药都砸了,换上士兵的大衣想混在俘虏里逃跑,结果混乱中被解放军战士认了出来,当场抓获。 被俘后,他被送到战犯管理所改造。一开始他态度强硬,觉得自己只是打了败仗,不算战犯。 管理所安排他去木工组修家具,他跟搭档闹矛盾就扔工具;去缝纫组缝衣服,手指被针扎了就发脾气。 他还经常跟其他战犯炫耀自己当年的抗日功绩,有一次跟刘镇湘吵了起来,被管理人员斥责后才老实了点。 后来他跟黄维分在一个改造小组,不管别人怎么劝,他都不肯写悔过书,说自己 “抗日有功,只是内战打输了”。 晚年的他慢慢沉默了,偶尔会在日记里写 “过去杀了太多人,良心不安”。1974 年 1 月,71 岁的王泽浚因为肺病去世,去世时还穿着一件旧的国民党军制服,终究没能等到特赦。 他的一生就像一团矛盾的乱麻: 打鬼子时他是敢拼命的将领,可对老百姓却残暴至极;出身军阀家庭让他平步青云,可也因 “非嫡系” 被蒋介石排挤;到死他都没完全认清自己的罪行,只觉得是时运不济。 信源:国民党中将王泽浚多嚣张?光天化日开车掳掠妇女,活生生踢死佣人——网易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黄滩战场的硝烟还没散,国军中将王泽浚被解放军俘虏
有意义的旅行
2025-09-01 16:16:09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