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阳谋:打造以美国为核心的美洲经济体。一方面是将加拿大、墨西哥纳入到美国的经济循环体系,成为美国产业链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通过加征关税,诱导外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建厂,甩掉产业空心化的帽子,壮大美国实体经济。 特朗普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重谈北美贸易协定,目标是把加拿大和墨西哥绑进美国经济圈,当成产业链延伸。2018年签署USMCA,取代旧的NAFTA,提高汽车零部件北美原产地比例到75%,还要求40%劳动力时薪至少16美元。这套规则直接让墨西哥工厂升级工资标准,加拿大开放更多乳制品市场,美国企业能从邻国低成本拿部件,却保持核心控制。资料显示,这协定让北美供应链更紧密,通用和福特等车企在墨西哥建厂生产引擎,直供美国组装线,减少对亚洲依赖。特朗普说这能保护美国工人岗位,避免工厂外流。 另一方面,他大刀阔斧加关税,先是2018年对全球钢铝征收25%和10%,逼日本丰田和德国大众来美国投资建厂。肯塔基和田纳西新厂开工后,制造业投资2020年达670亿刀。针对中国,分阶段加征关税,覆盖2500亿商品,企业像苹果就把部分供应链移到墨西哥,韩国三星也在南卡开设家电厂。这些措施意图逆转产业空心化,特朗普在集会上喊话,说美国工厂要重振雄风。经济数据表明,关税收入补贴了农民,缓解出口损失,但也推高消费者价格。整体策略是阳谋,明着用贸易壁垒诱导投资回流,壮大实体经济,让美洲变成美国主导的闭环体系。搜索权威资料确认,USMCA确实提升了区域内容要求,刺激了北美投资,但全球供应链中断时暴露了脆弱性。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光针对亚洲,还延伸到美洲邻国,试图强化美国核心地位。2019年关税扩展后,外国直接投资涌入美国,印第安纳等州工厂从越南回迁,制造业就业小幅反弹。但批评者指出,这更多是短期效应,长期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资料显示,2020年疫情下,供应链调整加速,墨西哥成为中国企业的中转站,但特朗普第二任期从2025年2月起,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关税,理由是移民和毒品问题。这直接冲击USMCA框架,加拿大起草反制清单,价值1050亿刀的美国商品可能遭报复。墨西哥总统召集会议,讨论贸易多元化,转向欧洲和亚洲市场。 特朗普后来豁免USMCA合规产品,但到3月关税生效,北美汽车业最受伤,供应链成本涨4.5%。牛津经济研究院分析,如果关税持久,美国GDP可能降1.8%,工资跌5%。特朗普坚持说,这能逼企业回美国建厂,创造黄金时代制造业,但现实是投资放缓,欧洲国家如德国批评单边主义。搜索更新资料到2025年8月,特朗普调整关税,对加拿大上调到35%,给墨西哥90天宽限,但全球贸易战升级,巴西等拉美国家加速多元化,避免依赖美国。整体看,这阳谋想甩掉空心化帽子,但国际不满让效果打折,美洲经济体整合面临阻力。 特朗普离任后,拜登政府保留USMCA核心,但加强环境条款,2021年修改碳排放标准,试图平衡贸易和可持续。加拿大和墨西哥继续供货,美国汽车产量稳住,但2022年供应链中断让工厂效率降,就业未大增。2024年特朗普回归,马上宣布新关税,3月对非合规产品征收25%,引发两国抗议。加拿大总理公开反对,说这损害合作,墨西哥则考虑对美国能源加税。外国企业犹豫投资,报告显示,关税推高价格,制造业回流有限,到2025年8月,联邦法院裁定部分关税非法,但特朗普上诉。 经济成长但通胀压力大,工厂就业仅微升。搜索资料指出,特朗普2.0关税追踪显示,4月起实施对等关税,10%基准率覆盖全球,针对中国60%以上,但北美整合受阻。加拿大边境贸易摩擦加剧,反制措施让美国出口受创。国际合作缺失,各国不满美国自私作风,墨西哥转向中国投资,建厂避关税。特朗普政策面临国会辩论,预算影响大,专家说这可能导致滞胀。整体后续发展显示,他的阳谋虽有初效,但到2025年,全球反对让目标难实现,美国制造业复兴遥遥无期,得民心才得天下,这点他似乎没抓牢。
就在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发文称,如果取消进口关税,显然对美国不利,
【3评论】【2点赞】